人心涣散 [ rén xīn huàn sàn ]
涣散:散漫,松懈。思想不统一。形容人心不齐。
墙高基下 [ qiáng gāo jī xià ]
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。
风行一世 [ fēng xíng yī shì ]
指一个时期在社会上盛行。
耍两面派 [ shuǎ liǎng miàn pài ]
耍两面手法,表里不一,指对斗争双方都采取敷衍的行为
仁义君子 [ rén yì jūn zǐ ]
原指好心肠的正派人,后泛指能热心帮助别人的人。
挟细拿粗 [ xié xì ná cū ]
挟:挟制;拿:刁难。比喻寻事生非;挑剔冒犯。
屹立不动 [ yì lì bù dòng ]
像山峰一般高耸而稳固地立在原地不动。比喻立场或态度坚定,不可动摇。
豺虎肆虐 [ chái hǔ sì nüè ]
豺、虎:两种凶残的野兽。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。
连篇累帙 [ lián piān léi zhì ]
形容篇幅过多,文辞冗长。同“连篇累牍”。
故步自封 [ gù bù zì fēng ]
故:旧;故步:旧时行步之法,引伸为旧法;封: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。比喻守着老一套,不求进步。
不期修古 [ bù qī xiū gǔ ]
期:希望;修:遵循。不要照搬老办法。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。
柴虎肆虐 [ chái hǔ sì nüè ]
豺、虎:两种凶残的野兽。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一样横行不法。
诡秘莫测 [ guǐ mì mò cè ]
诡秘:神秘不可知;莫测:无法捉摸。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。
发策决科 [ fā cè jué kē ]
策:策问;科:等第。拆阅策问题目,以决定录取。旧指应试取中。
有口无行 [ yǒu kǒu wú xíng ]
有虚言而无德行。
篱牢犬不入 [ lí láo quǎn bù rù ]
篱笆编得结实,狗就钻不进来。比喻自己品行端正,坏人就无法勾引。
伏而咶天 [ fú ér shì tiān ]
?以舌舔物。伏地以舌舔天。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,无法达到目的。
金口木舌 [ jīn kǒu mù shé ]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
咳声叹气 [ hāi shēng tàn qì ]
因忧伤、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风流倜傥 [ fēng liú tì tǎng ]
风流:有才学而不拘礼法;倜傥:卓异,洒脱不拘。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。
不骄不躁 [ bù jiāo bù zào ]
躁:急躁。不骄傲,不急躁。形容人态度谦逊,工作谨慎踏实。
蛮不讲理 [ mán bù jiǎng lǐ ]
态度粗暴,不讲道理。
志坚行苦 [ zhì jiān xíng kǔ ]
行:行为。指意志坚定,行为刻苦。
一成不易 [ yī chéng bù yì ]
一经形成,不再改变。同“一成不变”。
行不踰方 [ xíng bù yú fāng ]
谓行动不踰越法度。《後汉书·班彪传上论》:“ 班彪 以通儒上才,傾側危亂之閒,行不踰方,言不失正,仕不急進,貞不違人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