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闻一知十(wenyizhishi)
成语繁体:聞一知十
成语语法:连动式成语
成语解释: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赐也何敢望回?回也闻一以知十,赐也闻一以知二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许地山《玉官》:“她每是讲头解尾,闻一知十。”
近义词:触类旁通 月晕而风 举一反三 闻一知二 推而广之 问牛知马
反义词:一窍不通
英文翻译: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; from one learn all
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,很有才干,孔子周游列国,子贡随行,关于外交方面的事情,往往由子贡去办。有一次,齐国准备征伐鲁国,孔子想派弟子前去护卫,许多弟子纷纷自荐。孔子最后还是挑选了子贡。子贡果然不辱使命,使小小的鲁国免除了一场危难,尽管如此,孔子却认为他比颜回还差些。他问子贡:“你和颜回两人哪一个强?”子贡答道:“我怎么能和颜回比呢?颜回听见一分就能知十分,而我听见了一分,只能猜到两分。”孔子听后,也同意子贡的话,并感叹道:“你是不如他,而我也不如他呀!”。
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。
幼年勤学好问,闻一知十。
他能闻一知十,我只能闻一知二。
闻一知十,他自己只能闻一知二。
学会行孝,重在闻一知十,乐为不辍。
财居空亡,巴三览四;文曲旺宫,闻一知十。
闻一知十口才佳,加会桃花则破耗不免。
这孩子领悟力高,能闻一知十,总是名列前茅。
我们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,大多能够闻一知十。
思考可以使人对各种规则融会贯通,闻一知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