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功高不赏(gonggaobushang)
成语繁体:功高不賞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功:功勋,功业。赏:赏赐。功劳极大,无法赏赐。形容功劳之大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,而功盖天下者不赏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功劳大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31卷:“功高不赏,千古无此冤苦,转世报冤明矣。”
近义词:不赏之功
英文翻译:unrewardable merit
审得汉家天下,大半皆韩信之力;功高不赏,千古无此冤苦。
这样,这首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,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。
这数年来,士族门阀势大,为皇族司马氏所忌,淝水之战,谢玄功高不赏,反遭排挤。
唐道袭回禀王建,称华洪桀骜不驯,屡屡询问,并不认错,只说大王功高不赏,飞鸟尽,良弓藏。
租个大寓住下,细细访问,方知大寇已死,翠翘功高不赏,赐与永顺酋长,当夜三更,在钱塘江上投水身死。
如果皇帝长时间对某个人有了亏欠感觉,那恐怕就是那个人的灾难要到了,所谓功高不赏就是这个问题。
更要在朝野之间,多讲我大秦厚赐李牧之事,更要广散流言,声称李牧功高不赏,心有怨恨,意欲和秦自立!
当年父亲讨伐黄巾时数破黄巾大营,二叔阵斩张梁,却也只分得一个功高不赏的结局,在朝廷上,根本没有人会替父亲讲一句公道了话,或者说,公道只是相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