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萍踪浪迹(pingzonglangji)
成语繁体:萍蹤浪跡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象浮萍、波浪一般的无定。比喻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所。
成语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十出:“恨怱怱,萍踪浪影,风剪了玉芙蓉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,萍踪浪迹。 ◎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,萍踪浪迹。(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)
英文翻译:have no fixed abode because of constant traveling
汉语四字成语,出处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二十出,用来比喻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所。
快意恩仇,萍踪浪迹。
总之,萍踪浪迹,行止靡定。
他一生萍踪浪迹,四海为家。
萍踪浪迹有岁,心许江湖经年。
我想斩断情缘,和您老人家一起萍踪浪迹,云游四海。
抗日战争时期,他萍踪浪迹,四海为家,过着漂荡的生活。
他是个旅行家,一生萍踪浪迹,不喜欢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。
风尘天涯,恩仇快意;琴心剑胆,萍踪浪迹;徐遣酒兴诗怀,且纵才情雅趣。
只是我信不过二弟,你是萍踪浪迹,倘然去了不来,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。
为了圆我的歌德梦,年已半百的人始学德语,萍踪浪迹,负笈远游,远离家乡已近四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