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面折廷争(mianzhetingzheng)
成语繁体:面折廷爭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面折: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;廷争:在朝廷上争论。指直言敢谏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“于今面折廷争,臣不如君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成语例句: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二章:“彭老总是为民请命,仗义执言,面折廷争。”
英文翻译:argue/debate before the emperor in court
西汉时期,吕后专政想让她的兄弟子侄都做王,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,王陵面折廷争,坚决不同意,而左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则从长计议就同意吕后的意见。王陵因此被罢官。吕后去世,陈平与周勃用计杀死想夺取政权的吕产、吕禄。
直谏,面折廷争。
我们都应有面折廷争的精神。
楚材面折廷争,言人所难言,人皆危之。
在朝言事面折廷争,善恶是非,辨析甚严。
面折廷争,则或贻同列之忿;指谪时病,则或异大臣之为。
其面折廷争,或帝盛怒,则执简却立,伺怒稍解,复前抗辞。
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颜直谏,面折廷争,遂有贞观之治。
遂引发出来一场面折廷争的轩然大波,使心虚理亏的他,多少有些招架不住。
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,他也敢面折廷争,从不退让,所以,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。
古龙岗的故事,永远是淡淡的,没有面折廷争,没有血染征袍,故事只是淡淡的展开,淡淡的推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