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折箭为誓(shejianweishi)
成语繁体:折箭為誓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。
成语出处:宋·岳珂《桯史·二将失律》:“虏既得俊迈,折箭为誓,启门以出二将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折箭为誓,汉语词汇。注音:zhé jiàn wéi shì。释义: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。
今折箭为誓,并不背盟。
规出城与交臂语,进感之,折箭为誓而去。
与清军统帅、贝勒博洛折箭为誓,剃发投降。
并折箭为誓担保,于是文焕出降,奉旨偕同入觐。
出道之后,因好友被宋军所杀,梁萧折箭为誓,入了元军,侵略南宋。
王昭君正言告之呼韩单于:从今后不许侵犯汉室,并让他折箭为誓。
阿里海牙亲至城下招降,吕文焕势穷援绝,遂与其折箭为誓,献城出降。
兀术下令晨饭府庭,且折箭为誓,并兵十余万攻城,自将铁浮屠军三千游击。
二月初四,戚继光带兵至王仓坪,得知倭寇在此集结,就兵分四路,折箭为誓,誓死拼杀。
他极重义气,为了朋友兄弟的安全参军,又因朋友的死和阿雪的伤而折箭为誓,誓灭大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