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痰迷心窍(tanmixinqiao)
成语繁体:痰迷心竅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中风昏迷。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低头一想:‘明白了,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,东家见了眼馋,又勾起那痰迷心窍老毛病来了。’”
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鲁迅《热风·对于批评家的希望》:“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,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了。”
英文翻译:blinded judgement <Phlegm blocks the heart.>
中医术语拼音:tán mí xīn qiào解释:指痰证的一类。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。示例1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低头一想:‘明白了,一定是今天赵家孩子中了举,东家见了眼馋,又勾起那痰迷心窍老毛病来了。’”示例2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回:“刚才只因多饮几杯,痰迷心窍,酒后失言,只求夫人饶恕。”
如痰迷心窍。
适用于痰迷心窍、狂躁不安者。
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,则舌强语謇等。
由肝火妄动,痰迷心窍所致,耳中时有幻听。
多少人多少人好像是仍患有痰迷心窍之症。
:痰迷心窍证是指痰浊蒙闭心窍所表现的征候。
痰火上炎,痰迷心窍,以及中风气喘,小儿惊风发痫。
用于癫狂心乱,痰迷心窍,神志昏迷,四肢抽搐,口角流涎。
传统中医也认为痰迷心窍,心神无舍,可引起大脑病变。
现用于脑血管意外、肝昏迷、乙脑、癫痫等属痰迷心窍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