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独夫民贼(dufuminzei)
成语繁体:獨夫民賊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独夫:暴虐无道,众叛亲离的统治者;民贼:残害人民的坏家伙。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、残暴的统治者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泰誓下》:“独夫受,洪惟作威,乃汝世仇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独夫民贼,固其乐三纲之名。 ◎清·谭嗣同《仁学》第二章
成语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,指残暴的统治者
成语正音:夫,不能读作“fú”。
成语易错:贼;右边是“戎”;不是“戒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袁世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独夫民贼。
近义词:民贼独夫
英文翻译:tyrant and oppressor of the people (idiom); traitorous dictator
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、残暴的统治者。
孟子把商纣王称做独夫民贼。
袁世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独夫民贼。
瞧陈北望的猫样,哪有本事当窃国大盗独夫民贼?……
蒋介石是窃国大盗,独夫民贼,一定败亡,我从来不买他的帐。
我不是独夫民贼,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联邦,谁敢对我下手?
独夫民贼独夫:暴虐无道,众叛亲离的统治者;民贼:残害人民的坏家伙。
他是独夫民贼,又是千百年来愚弄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迷信势力和超自然力的化身。
而且,隐逸的根源在政治浑浊和强权统治,应该鞭挞的正是这一批独夫民贼和卑鄙之徒。
这些都足以说明刘璋在益州有深厚民众基础,深得民众拥护,决不是众叛亲离的独夫民贼。
修辞立其诚,迥非后世之独夫民贼盗国擅权,妄为豪言壮语、自欺欺人,终受历史裁判者所可比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