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思不出位(sibuchuwei)
成语繁体:思不出位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思:考虑;位:职位。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。比喻规矩老实,守本分。也形容缺乏闯劲。
成语出处:《易·艮》:“《象》曰:兼山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曾子曰:‘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’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思不出位,则虑周也。 ◎章炳麟《分镇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;比喻规矩老实,守本分
成语例句:《魏书 任城王澄传》:“但宜各守其职,思不出位,洁己以励时。”
英文翻译:not to think outside the field of one's business
思不出位sī bù chū wèi思:考虑;位:职位。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。比喻规矩老实,守本分。也形容缺乏闯劲。《周易·艮》:“《象》曰:兼山艮,君子以思不出其位。”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曾子曰:‘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’”~,则虑周也。(章炳麟《分镇》)作谓语;比喻规矩老实,守本分
思不出位,洁己以励时,靖恭以致节。
古者朝廷之士,各守官业,思不出位。
他是一个思不出位、谨慎处事的官员。
臣思不出位,诚昧甄才,追言既往,伏增惭恧。
君子心竞而不力争,量能受任,思不出位,则官无异业,政典不奸矣。
愿陛下体阳刚之德,使后宫戚里、内省黄门,思不出位,此抑阴助阳之术也。
在翰林日,太宗召见,访以时政得失,黄中但言:职典书诏,思不出位,军国政事,非臣所知。
谏诤之徒,以正人君之失尔,必在得言之地,当尽匡赞之规,不容苟免偷安,垂头塞耳;至于就养有方,思不出位,干非其任,斯则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