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敲诈勒索(qiaozhalesuo)
成语繁体:敲詐勒索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,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。
成语出处: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三:“一名宋福,一名王大路,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
成语年代:现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正音:勒,不能读作“lèi”。
成语易错:诈,不能写作“榨”。
成语辨析:敲诈勒索与“巧取豪夺”有别:敲诈勒索的手段是硬的;对象是钱财、物品;“巧取豪夺”的手段是软硬兼施;对象除钱财、物品外;还可以是权利、职位等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一名宋福,一名王大路,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作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三)
五笔打字:YYAF
英文翻译:extortion and blackmail (idiom)
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,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。
他经常向她敲诈勒索。
1, 为正确处理敲诈勒索疑难案件,完善敲诈勒索罪立法,需对该罪深入研究。
价格太高,就象敲诈勒索一样。
流氓不在自己家里敲诈勒索。
他用敲诈勒索的威胁使她屈服。
因犯敲诈勒索罪她被送进监牢。
这帮家伙到处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
他被指控对店主敲诈勒索保护费。
略论敲诈勒索罪的两个重要问题
5, 这帮家伙到处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