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焚膏继晷(fengaojigui)
成语繁体:焚膏繼晷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膏:油脂,指灯烛;继:继续,接替;晷:日光。点上油灯,接续日光。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相传文人目多眚,归咎读书,焚膏继晷,以致损明。 ◎清·张潮《虞初新志·三侬赘人广自序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、分句;含褒义
成语正音:晷,不能读作“jiù”。
成语易错:膏,不能写作“燸”。
成语辨析:焚膏继晷与“夜以继日”有别:焚膏继晷多用在读书学习或室内案头工作、活动。焚膏继晷多用于书面;比较典雅;“夜以继日”比较通俗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相传文人目多眚,归咎读书,焚膏继晷,以致损明。(清 张潮《虞初新志 三侬赘人广自序》)
近义词:夜以继日 凿壁偷光 通宵达旦 坐以待旦 废寝忘食 秉烛达旦 燃膏继晷 以夜继日
英文翻译:to burn the midnight oil (idiom); to work continuously night and day
焚膏继晷,唐 韩愈 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膏,油脂之属,指灯烛。晷,日光。后以“焚膏继晷”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、工作等。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讥不肖子》:“所谓焚膏继晷者,非为身计,正为门户计。”《光明日报》1977.1.9:“﹝ 周总理 ﹞日理万机,焚膏继晷。”
营之碌碌,焚膏继晷。
焚膏继晷,为乐无涯。
遂焚膏继晷,笔耕不辍。
焚膏继晷,寒来暑往,书艺大进。
多年来苦心钻研,焚膏继晷,自强不息。
天天苦练,夜以继日,只差没焚膏继晷了。
尝辛咀苦;既至弱冠,宵衣旰食,焚膏继晷。
焚膏继晷,日夜辛勤;俾昼作夜,晨昏颠倒。
日以继夜、焚膏继晷,不到两天就看完了。
师尹少沉静端方,焚膏继晷,于书无所不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