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公之于众(gongzhiyuzhong)
成语繁体:公之於眾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公:公开;之:代指事物的内容;于:向;众:大众。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。
成语出处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8回:“曾向玉帝上过条陈,拟把电力公之于众,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,皆可利用吾电,以惩治恶人。”
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;用于事情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孙犁《谈通俗文学》:“从不法商店拉出那些录音录像,公之于众,然后才相信确有精神污染。”
五笔打字:WPGW
英文翻译:make known to the world; reveal to the public
公之于众,意思是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。
要挟说会公之于众
将这件丑事公之于众。
将你的决心公之于众。
她会将一切公之于众的
这一公告将很快公之于众。
村里的帐务应每月公之于众。
丑闻公之于众后,他失去了声望。
在程序上,应该将该委托书公之于众。
他没有把这当成家事,而是公之于众。
波黑的新总理人选也将马上公之于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