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奋袂而起(fenmeierqi)
成语注音:ㄈㄣˋ ㄇㄟˋ ㄦˊ ㄑㄧˇ
成语简拼:FMEQ
成语繁体:奮袂而起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奋袂:挥袖。袖子一挥站起来。形容奋然而起。
成语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辍食弃餐,奋袂攘祍,抚剑东顾,而心已驰于吴会矣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;形容愤怒或激动
近义词:投袂而起
英文翻译:In a flurry of excitement, he flapped his sleeves and rose
春秋时期,楚穆王联合陈、郑、蔡三国进攻宋国。宋昭公只好投降。楚穆王神气活现指使宋昭公干这干那。楚穆王死,楚庄王即位,派大夫申舟不必向宋国借道到齐国去办事,宋国杀了申舟,楚庄王气得浑身发抖,投袂而起集结军队攻打宋国。
春秋时期,楚穆王联合陈、郑、蔡三国进攻宋国。宋昭公只好投降。楚穆王神气活现指使宋昭公干这干那。楚穆王死,楚庄王即位,派大夫申舟向宋国借道到齐国去办事,宋国杀了申舟,楚庄王气得浑身发抖,投袂而起集结军队攻打宋国。
工商巨子,奋袂而起。
他奋袂而起,鼓励民众罢市。
庄王方进午膳,闻申舟见杀,投箸于席,奋袂而起。
乃二三大僚,稍有规正,辄奋袂而起,恶声相加,是为讳疾。
早在辛亥革命时即奋袂而起,讨袁战役钟崭露头角,北划时期类立奇功。
早在辛亥革命时即奋袂而起,讨袁战役中崭露头角,北划时期类立奇功。
顿别军扎营于旭川城外石狩川北畔,傅异闻信奋袂而起,直奔城中请求国尉蔡泽发兵救援顿别。
云凌黛眉紧扣,一身冷哼忽然奋袂而起,赵霄只觉一阵清风拂过,扑面而来的劲气顿时消散,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,脑中立刻重回清明。
看见有人指摘满清暴行,揭露清廷愚昧落后专制的丑态,就坐卧不宁,奋袂而起,就要抛出一顶大汉族主义的帽子,破坏民族团结的帽子,咆哮恫吓不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