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表里受敌(biaolishoudi)
成语繁体:表裏受敵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诸葛诞传》:“城固而众多,攻之必力屈,若有外寇,表里受敌,此危道也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定语、补语;指陷入困境
近义词:腹背受敌
英文翻译:be attacked by the enemy from without and within
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·诸葛诞传》,意思是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外寇卒至,表里受敌,此危道也。
城中见援至,因出军攻魏栅,魏军表里受敌,因大崩。
恐援军之至,表里受敌,乃简精骑三千,逆击乾运于白马,大破之。
若舍外城,贼必据之,外修楼橹,内筑长围,四周无碍,表里受敌,此坐自为擒。
初围寿春,议者多欲急攻之,大将军以为:城固而众多,攻之必力屈,若有外寇,表里受敌,此危道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