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难进易退(nanjinyitui)
成语繁体:難進易退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虑,去官时唯恐不速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其难进而易退也,粥粥若无能也。”
成语年代:现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清·袁枚《上尹制府乞病启》:“在亲闱喜少惧多之日,实人子难进易退之时。”
难进易退是指做官前要再三考虑,去官时唯恐不速。
其难进易退如此。
一生难进易退,大抵如此。
孙居相对其难进易退之大节十分赞赏。
又国无随才任官之制,俗无难进易退之耻。
在亲闱喜少惧多之日,实人子难进易退之时。
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,行难进易退之规。
己未荐举诸君,文章之尔雅不必言,而难进易退,立意较然。
他是鲠直而恬淡的人,所以做官做得不得意,自己也难进易退。
垲为司农时,尝上疏请进恬退,斥容悦,以励士大夫廉耻,养难进易退之风。
因为,治国与治军的目的不同,故在国言文而语温,在朝恭以逊,修己以待人,不召不至,不问不言,难进易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