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名不正,言不顺(mingbuzheng,yanbushun)
成语繁体:名不正,言不順
成语语法:复句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
成语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六字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,名不正,言不顺,莫此为甚。★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第二卷
反义词:名正言顺
英文翻译:There will be no right title and words will not be proper.
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,再次到达卫国时,卫国政局发生重大改变,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,孔子认为这是“名不正,言不顺”。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要孔子为卫出公正名,说卫出公名正言顺。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。
名不正,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。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。
但因名不正言不顺,这份钱赚得很是辛苦。
美国这次动武,并无联合国授权,名不正言不顺。
5 名不正言不顺资历尚浅,你想我怎么样?顾漫
况已除侍臣,而今未定其礼,可谓名不正言不顺矣。
卡外收费虽名不正言不顺,但镇、村干部同样要求足额到位。
但是出阁讲学,他又必须具有太子的名义,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。
西域诸国王的册立,都需要神庙教皇的加冕,否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。
因此,皇亲国戚也更不满意顺治给她的皇后桂冠,觉得名不正言不顺。
除非以民众的意愿为基础,否则任何一个政府的当政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。
1 除非以民众的意愿为基础,否则任何一个政府的当政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