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图穷匕首见(tuqiongbishouxian)
成语繁体:圖窮匕首見
成语语法:紧缩式成语
成语解释:图:地图;穷:尽;见:现。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,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秦王谓轲曰:‘起,取武阳所持图。’轲既取图奉之。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五字成语
成语示例: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,已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最后阶段了。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例句: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,已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最后阶段了。
英文翻译:the real intention is revealed in the end <an attempt frustrated by its exposure>
战国末年,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,他把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让荆轲他们进献给秦王,秦王十分高兴。荆轲展开燕国地图,露出锋利的匕首,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,秦王拔剑抵抗,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。
不观荆轲作秦客,图穷匕首见盈尺。
袁世凯图穷匕首见,终于直奔主题。
黑图穷匕首见,回马金枪双打,实现了谋兵的计划。
图穷匕首见,劝说无用,敌人便露出了狰狞面目进行威胁。
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,已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最后阶段了。
途穷讹诈见强秦并天下,六国危旦夕;荆轲刺秦王,图穷匕首见。
一个自称始皇,统天下七国,筑长城万里;一个名曰荆轲,风萧易水寒,图穷匕首见。
颔联两句迭用典故,以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,赞叹汪精卫、黄复生等行刺清朝摄政王的壮举。
图穷匕首见,图穷不仅仅是荆轲用来掩藏匕首的地图展到了尽头,而且是荆轲的命运,以及六国的命运也日暮途穷。
戈戟如林,喝声如雷中,荆轲出现在秦宫大殿,面对秦王,呈上贡礼,图穷匕首见,慌乱之中,一柄利刃顶在秦王的咽喉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