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选贤举能(xuanxianjuneng)
成语注音:ㄒㄩㄢˇ ㄒㄧㄢˊ ㄐㄩˇ ㄋㄥˊ
成语简拼:XXJN
成语繁体:選賢舉能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亦作“选贤任能”、“选贤与能”。
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售修睦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他主张德政,主张选贤举能,主张大一统。 ◎郭沫若《历史人物·屈原研究三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分句;含褒义
成语易错:贤,不能写作“弦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郭沫若《历史人物 屈原研究三》:“他主张德政,主张选贤举能,主张大一统。”
英文翻译:Select the good and the capable for public service
恢复以诗赋取士,选贤举能。
并选贤举能,将能臣委以重任。
李世民是一个选贤举能的好皇帝。
选贤举能,论事责功,一切以成果为重。
不拘一格选贤举能,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了生机。
这就像当初蔡邕他们主张的选贤举能,那样贤者在位能者在职。
后任国子监司业、集贤院校理时,奏请朝廷改革科举制度,恢复以诗赋取士,选贤举能。
任人唯贤,不仅仅是选贤举能,而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的合适位置。
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,是人才交流的主要信息源,是知人善任、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。
在此期间,他选贤举能,知人善任,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聪明才智,学校教学成绩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