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安邦治国(anbangzhiguo)
成语注音:ㄢ ㄅㄤ ㄓˋ ㄍㄨㄛˊ
成语简拼:ABZG
成语繁体:安邦治國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使国家安定太平。
成语出处: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》卷上:“我这剑要卖与烈士,大则安邦定国,小则御侮捍身,您孩儿每识个什么?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安邦治国平天下,自有周公孔圣人。 ◎冰心《斯人独憔悴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使国家安定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安邦治国平天下,自有周公孔圣人。(冰心《斯人独憔悴》)
近义词:安邦定国
反义词:祸国殃民
英文翻译:Bring peace and stability to the country
安邦治国,汉语四字成语,出自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,意为使国家安定太平。意思是使国家安定太平。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使国家安定。
作者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。
诸葛亮,又是安邦治国的政治家。
治水,成了历代安邦治国的大事。
是太宗安邦治国的得力助手,深受百姓景仰。
敝人意欲入晋,说晋候施仁政,安邦治国平天下。
以德育人、安邦治国是他积极入世的教育目的。
可见,他从小就怀忧国忧民之心,抱安邦治国之志。
诗中写韬略,写武功,只是陪衬,安邦治国才是其主旨。
此后,大国主和少名昆古那两神携手并肩安邦治国。
书本上的知识虽然很少,但李嗣源安邦治国却做得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