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批逆鳞(pinilin)
成语繁体:批逆鱗
成语语法:动宾式成语
成语解释:批:触;逆鳞:传说龙喉下的鳞是逆向的,触摸容易触怒。比喻臣下敢于直谏触犯君主或弱国触犯强国
成语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秦地遍天下,威胁韩魏赵氏,则易水以北,未有所定也,奈何以见陵之怨,欲批逆鳞哉!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三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
近义词:批逆龙鳞
【解释】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。比喻臣下直言劝谏,触犯君主。也比喻弱国侵犯强国。
后世称触人君之怒为批逆鳞。
海公更甚,竟敢于批逆鳞,犯颜直谏,向嘉靖递上了著名的奏疏。
范雎之言疑事,李斯之止逐客,并顺情入机,动言中务,虽批逆鳞,而功成计合,此上书之善说也。
传说中他的容貌和文章均令人倾倒,使人嫉妒,又加上他刚直敢言,敢批逆鳞,以致屡遭陷害。
这时,与范毫无私交的余靖,第一个挺身而出,直批逆鳞:陛下自亲政以来,屡逐言事者,钳天下之口,恐非太平之政。
且不论历史上冒死犯龙颜批逆鳞的耿介忠臣数不胜数,李白一生所为,从仕宦角度来衡量,即便不是至愚极妄,也绝对说得上甚不高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