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目见耳闻(mujianerwen)
成语繁体:目見耳聞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亲眼看见,亲耳听到。
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亲自见闻
成语例句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0回:“事事都是大尹自己目见耳闻,何须又问证见?”
近义词:目击耳闻
英文翻译:From this green earth
【解释】指亲眼看见,亲耳听到。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:“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”【事例】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,朝谈夕讲,无非子史经书,~,不少,诗词歌赋。 ★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1卷
〖解释〗使人目见耳闻感到震惊。
虽街歌巷议,传之即为美谈;而目见耳闻,著手皆成佳话。
因他父兄都是个大才子,朝谈夕讲,无非子史经书,目见耳闻,不少诗词歌赋……
书中根据目见耳闻,李斗详细地记载了扬州一地的园亭奇观、风土人物等情况。
心中横亘着一些人和事,那是我从记事起就断断续续地从目见耳闻中拼凑出来的。
在这一段,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,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,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,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。
失望之余,海晨也盯着廖东风的脸,而廖东风却没有察觉,海晨从他的面部表情可以知道他没有扯谎,只是没有目见耳闻,一面之词好像站不住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