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不亲授 [ lǐ bù qīn shòu ]
授:给予。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
贫富不均 [ pín fù bù jūn ]
均:平均。贫穷和富裕很不平均
三灾八难 [ sān zāi bā nàn ]
比喻小孩生来多病。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。
食不知味 [ shí bù zhī wèi ]
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
不管不顾 [ bù guǎn bù gù ]
指对人不照料。也指举动莽撞,不顾别人。
供不应求 [ gōng bù yìng qiú ]
供:供给,供应;求:需求,需要。供应不能满足需求。
诫莫若豫 [ jiè mò ruò yù ]
诫:警戒;豫:通“预”,预先。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
肮肮脏脏 [ āng āng zāng zāng ]
不干净。比喻卑鄙、丑恶
眼瞎耳聋 [ yǎn xiā ěr lóng ]
看不见也听不到。比喻对周围情况完全不了解
真假难辨 [ zhēn jiǎ nán biàn ]
辨:辨别。真假分辨不清
与人方便 [ yú rén fāng biàn ]
与:给。给予他人各种便利
衔口垫背 [ xián kǒu diàn bèi ]
衔口: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;垫背:给死尸背上放钱。借指死亡
称柴而爨 [ chēng chái ér cuàn ]
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。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。同“称薪而爨”。
糊涂虫 [ hú tu chóng ]
不明事理的人
一饥两饱 [ yī jī liǎng bǎo ]
犹言每天不能饱食。形容生活贫困。
摸不着边 [ mō bù zhuó biān ]
不着边际,接触不到实际问题
班功行赏 [ bān gōng xíng shǎng ]
按照功劳大小,依次给予赏赐。
施不望报 [ shī bù wàng bào ]
施:给予;报:报答。施惠于人而不望报答,轻财仗义
太阿倒持 [ tài ē dào chí ]
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自找麻烦 [ zì zhǎo má fán ]
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。
照功行赏 [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 ]
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。
肥水不落外人田 [ féi shuǐ bù luò wài rén tián ]
肥水:借指好处。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
泰阿倒持 [ tài ā dǎo chí ]
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发隐擿伏 [ fā yǐn tī fú ]
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。
缄口不言 [ jiān kǒu bù yán ]
缄:封闭。封住嘴巴,不开口说话。
【成语拼音】bù gěi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供给不足;匮乏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子有军事,兽人无乃不给於鲜,敢献於从者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”《旧唐书·李晟传》:“欲以诸军同神策,则财赋不给,无可奈何。”明 冯梦龙《古今谭概·癖嗜》:“后家不给,食馒头,又食煨茄,俱成箩以充饥。”
(二)、犹言不暇,来不及。宋 苏轼《始皇论》:“惴惴然朝不谋夕,忧死之不给。”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艺一·徐波》:“松栝数株,撑风蔽日,元冬霜月,萧萧而下,双童缚帚,扫除不给。斋厨爨烟,皆从此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