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面称王 [ nán miàn chēng wáng ]
南面: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。指称王称帝
南山可移,此案不动 [ nán shān kě yí,cǐ àn bù dòng ]
南山:终南山;动:动摇。终南山可以移动,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
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 [ fú rú dōng hǎi,shòu bǐ nán shān ]
南山:终南山。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,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
西眉南脸 [ xī méi nán liǎn ]
西眉:西施;南脸:南威。比喻女子容貌美丽
鸿儒硕学 [ hóng rú shuò xué ]
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
吴下阿蒙 [ wú xià ā méng ]
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
江海之学 [ jiāng hǎi zhī xué ]
学:学识,学问。如江海般浩瀚无边的学识。比喻学识渊博
用非所学 [ yòng fēi suǒ xué ]
所用的不是所学的。指学用不一致。
学以致用 [ xué yǐ zhì yòng ]
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
南征北伐 [ nán zhēng běi fá ]
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。亦作“南征北讨”。亦作“南征北战”。
草长莺飞 [ cǎo zhǎng yīng fēi ]
莺:黄鹂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。
师逸功倍 [ shī yì gōng bèi ]
师:学习;逸:安闲。比喻善于学习的人,用时不多,收获很大。
梦里南柯 [ mèng lǐ nán kē ]
南柯:指槐树的南枝。比喻一场美梦
不学无术 [ bù xué wú shù ]
学:学问;术:技能。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。现指没有学问,没有本领。
学业有成 [ xué yè yǒu chéng ]
学业:学问。学问有所成就
通才硕学 [ tōng cái shuò xué ]
学识通达渊博的人。
南来北往 [ nán lái běi wǎng ]
有的从南往北,有的从北往南。也泛指来来往往。
笃学好古 [ dǔ xué hào gǔ ]
笃学:专心好学。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。
末学陋识 [ mò xué lòu shí ]
末学:学无根底;陋识:学识肤浅。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,只学到一点皮毛。
东南之秀 [ dōng nán zhī xiù ]
指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。
梧鼠学技 [ wú shǔ xué jì ]
形容在学习中贪多而学得不精。
肤浅末学 [ fū qiǎn mò xué ]
肤浅:浅薄;末学:学无根底。指学识浅薄
学非所用,用非所学 [ xué fēi suǒ yòng,yòng fēi suǒ xué ]
所学的不是实际工作所用的,有用的又没有学。指学和用脱节背离
羊体嵇心 [ yáng tǐ jī xīn ]
羊:南朝宋羊盖;嵇:南朝宋嵇元荣。指精于琴艺,深得琴师心法和技巧
力学笃行 [ lì xué dǔ xíng ]
力学:努力学习。笃行:切实地实行。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。
【成语拼音】nán xué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周 代五学之一。周 有东、南、西、北四学,并太学称五学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帝入南学,上齿而贵信,则长幼有差,而民不诬矣。”《后汉书·祭祀志中》“灵臺未用事”刘昭 注引《易传·太初篇》“天子旦入东学,昼入南学。暮入西学。在中央曰太学,天子之所自学也。”
(二)、南朝 宋 何尚之 于南郭外立学聚生徒,称为南学。《宋书·何尚之传》:“尚之 为尹,立宅南郭外,置玄学,聚生徒。东海 徐秀,庐江 何曇、黄回,潁川 荀子华,太原 孙宗昌、王延秀,鲁郡 孔惠宣,并慕道来游,谓之南学。”
(三)、南北朝 时 南朝 的经学。南朝 经师,发展 魏 晋 学风,除《诗》、《三礼》采用 郑玄 笺注外,《周易》用 三国 魏 王弼 注,《尚书》用伪 孔安国 传,《左传》用 晋 杜预 注。讲经兼采众说,也取玄学,不拘家法,随意发挥。又受佛教影响,所作义疏比经注更为详尽。
(四)、清 初 黄宗羲 开塾讲肄,时人称为南学。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国初 孙徵君 讲学 苏门,号为北学;餘姚 黄梨洲 宗羲,教授其乡,数往来 明 越 间,开塾讲肄,为南学。”参见“南北学”。
(五)、清 代 雍正 九年,将毗连国子监街南的官房作为学舍,令助教等官及肄业生居住,称为“南学”。《清史稿·职官志二》:“九年,建南学。”原注:“在学肄业者为南学,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。”参阅《光绪会典事例》卷一○九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