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食靡角 [ qiǎng shí mí jiǎo ]
指饱食而角力求胜。
解骖推食 [ jiě cān tuī shí ]
骖: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。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,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。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。
望屋而食 [ wàng wū ér shí ]
指军行不带粮草,随处就食。
食不求饱 [ shí bù qiú bǎo ]
饱:吃足。饮食不要求饱,指饮食要有节制
食不兼肉 [ shí bù jiān ròu ]
吃饭不用两道肉食。指饮食节俭。
口腹自役 [ kǒu fù zì yì ]
口腹:饮食。饮食自理,不靠他人。
食必方丈 [ shí bì fāng zhàng ]
形容吃的阔气。同“食前方丈”。
饱食暖衣 [ bǎo shí nuǎn yī ]
饱食:吃得饱;暖衣:穿得暖。形容生活宽裕,衣食丰足。
饱食思淫欲 [ bǎo shí sī yín yù ]
饱:吃足;食:吃;淫:邪恶。指生活安逸,容易起淫念
一物克一物 [ yī wù kè yī wù ]
指有一种事物,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
攻苦食俭 [ gōng kǔ shí jiǎn ]
犹攻苦食淡。形容刻苦自励。
不食烟火 [ bù shí yān huǒ ]
①指不吃熟食。道家修炼主张绝粒却谷,不吃世间烟火物。②指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凡俗。
反哺衔食 [ fǎn bǔ xián shí ]
反哺:乌雏长大后,衔食哺母乌。小乌又衔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报答父母恩情。
万物一马 [ wàn wù yī mǎ ]
事物虽复杂,但用一匹马的道理就可以概括。指剖析一件事物就可以了解其它事物的道理。
易子而食 [ yì zǐ ér shí ]
子:指儿女。原指春秋时宋国被围,城内粮尽,百姓交换子女以当食物。后形容灾民极其悲惨的生活。
食案方丈 [ shí àn fāng zhàng ]
形容吃的阔气。同“食前方丈”。
摇尾求食 [ yáo wěi qiú shí ]
老虎被关进笼圈里,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。比喻人的地位降低,向人乞求。
杀衣缩食 [ shài yī suō shí ]
犹节衣缩食。形容节约。
啮檗吞针 [ niè bò tūn zhēn ]
檗:俗称黄柏,味苦。啮檗:食用黄檗,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。吞针:将针吞下,比喻食物极难入口。形容食物难以下咽。
民以食为本 [ mín yǐ shí wéi běn ]
民众以粮食为根本
粗衣恶食 [ cū yī è shí ]
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弊衣疏食 [ bì yī shū shí ]
破旧的衣着,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
不轨不物 [ bù guǐ bù wù ]
轨:轨道,引申为法规;物:典章文物。超出常规和不合乎法则
无下箸处 [ wú xià zhù chǔ ]
晋武帝时,何曾生活豪奢,食日费万钱,犹云无下箸处。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。
食为民天 [ shí wéi mín tiān ]
指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