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书明理 [ zhī shū míng lǐ ]
有才学,懂礼仪
有凤来仪 [ yǒu fèng lái yí ]
凤:凤凰,传说中的百鸟之王;仪:仪容。古时吉祥的征兆。
凤凰来仪 [ fèng huáng lái yí ]
仪:容仪。凤凰来舞,仪表非凡。古代指吉祥的征兆。
虚文缛礼 [ xū wén rù lǐ ]
虚:虚假;缛:繁复,繁琐。虚伪的仪式,繁琐的礼节
彬彬有礼 [ bīn bīn yǒu lǐ ]
彬彬: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,后形容文雅。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。
礼无不答 [ lǐ wú bù dá ]
礼:礼数。一方以礼相待,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。亦指不受他人之礼,必以报答。
繁文缛礼 [ fán wén rù lǐ ]
繁:杂而多;文:仪式;缛:繁重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
仪表堂堂 [ yí biǎo táng táng ]
仪表:人的外表,风度;堂堂: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。形容人的容貌端正。
朱干玉戚 [ zhū gān yù qī ]
干:盾;戚:斧。朱红的盾牌、玉饰的斧头。原为古时礼器。后也作为仪仗之用。
应规蹈矩 [ yìng guī dǎo jǔ ]
蹈:踩;规、矩: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指拘守旧礼仪与法度
三从四德 [ sān cóng sì dé ]
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。
不腆之仪 [ bù tiǎn zhī yí ]
腆:丰厚;仪:礼物。不丰厚的礼物。旧时送礼的谦辞。
爱礼存羊 [ ài lǐ cún yáng ]
由于爱惜古礼,不忍使它废弛,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。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。
脱帽露顶 [ tuō mào lù dǐng ]
古代指不受礼仪的约束。
叨陪末座 [ tāo péi mò zuò ]
叨:谦词,受到(好处);陪:奉陪;末座:席中最后的座位。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。
令月吉日 [ lìng yuè jí rì ]
令:好,吉祥。吉月吉日。指吉利的好日子。
恭而有礼 [ gōng ér yǒu lǐ ]
恭:恭敬;礼:礼节。恭敬又有礼节。
不避子卯 [ bù bì zǐ mǎo ]
子、卯:古人认为子日和卯日为恶日。不回避子、卯等不吉利的日子。指不迷信,没有忌讳。
无方之民 [ wú fāng zhī mín ]
古指不知礼法的人。
烧香礼拜 [ shāo xiāng lǐ bài ]
敬奉神佛的一种仪式
草茅之臣 [ cǎo máo zhī chén ]
草茅:杂草。比喻在野无权的人
五体投地 [ wǔ tǐ tóu dì ]
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。比喻佩服到了极点。
仪态万千 [ yí tài wàn qiān ]
仪态:姿态,容貌。形容容貌、姿态各方面都很美。
磕头礼拜 [ kē tóu lǐ bài ]
磕头:旧时礼节,跪在地上头碰地。礼拜: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。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。
心仪已久 [ xīn yí yǐ jiǔ ]
心仪:心中向往。内心向往已经很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