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长黄池 [ 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 ]
长:年高,盟长;黄池:春秋地名,今河南省封丘西南。春秋时,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,吴、晋争为盟长。指比较高低,力争占…
挥翰临池 [ huī hàn lín chí ]
翰:鸟羽,借指毛笔;临池:指写字。指运笔写字。
池中之物 [ chí zhōng zhī wù ]
池:池塘。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
祸及池鱼 [ huò jí chí yú ]
犹殃及池鱼。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。
弄兵潢池 [ nòng bīng huáng shi ]
比喻起兵。有不足道之意。潢池,积水池。
临池学书 [ lín chí xué shū ]
临:靠近,挨着;池:砚池;书:书法。指刻苦练习书法。
穷池之鱼 [ qióng chí zhī yú ]
穷池:无水的池子。干涸池中的鱼。比喻处境艰难
石城汤池 [ shí chéng tāng shi ]
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。
水木清华 [ shuǐ mù qīng huá ]
水:池水,溪水;木:花木;清:清幽;华:美丽有光彩。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。
祸近池鱼 [ huò jìn chí yú ]
犹言殃及池鱼。比喻无辜而受害。
酒池肉林 [ jiǔ chí ròu lín ]
古代传说,殷纣以酒为池,以肉为林,为长夜之饮。原指荒淫腐化、极端奢侈的生活,后也形容酒肉极多。
金衣公子 [ jīn yī gōng zǐ ]
黄鹂的别称,也叫黄莺。
不敢越雷池一步 [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]
越:跨过;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县南。原指不要越过雷池。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。
高城深池 [ gāo chéng shēn chí ]
池:护城河。城墙很高,护城河很深。形容防卫坚固。
池鱼笼鸟 [ chí yú lóng niǎo ]
池里的鱼,笼里的鸟。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。
潢池盗弄 [ huáng chí dào nòng ]
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。也指发动兵变。同“潢池弄兵”。
不越雷池 [ bù yuè léi chí ]
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。同“不敢越雷池一步”。
汤池之固 [ tāng chí zhī gù ]
汤:热水;池:护城河。形容坚不可摧。
飞苍走黄 [ fēi cāng zǒu huáng ]
指打猎。苍,苍鹰。黄,黄狗。
炎黄子孙 [ yán huáng zǐ sūn ]
炎黄: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,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。炎帝和黄帝的后代。指中华民族的后代。亦作“黄炎子孙”。
黄皮寡廋 [ huáng pí guǎ sōu ]
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。同“黄皮刮廋”。
鸠集凤池 [ jiū jí fèng chí ]
鸠:斑鸠,比喻凡才;集:聚集;凤池:凤凰池的简称,为皇帝禁苑中的池沼,是中书省所在的地方。比喻庸才居要位。
苍黄翻覆 [ cāng huáng fān fù ]
苍:青色;苍黄:青色和黄色;反覆:反复无常。比喻变化不定,反复无常。
非池中物 [ fēi chí zhōng wù ]
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。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。
不越雷池一步 [ bù yuè léi chí yī bù ]
雷池:湖名,在安徽省望江县南。不敢越过界限,形容拘谨
【成语拼音】huáng chí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积水的池塘。汉 枚乘《七发》之四:“輦道邪交,黄池紆曲。”
(二)、地名。春秋 时地名。在今 河南 封丘 西南。当 济水 和 黄沟 交会处。春秋 初为 卫 地,后属 宋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夏,公会 单平公、晋定公、吴 夫差 于 黄池。”清 王士禛《姑苏怀古》诗之一:“争长 黄池 未济师,餘皇舟已徙 熊夷。”
(三)、地名。镇名。在今 安徽 当涂 东南。唐 李白《宣城送刘副使入秦》诗:“借问几时还,春风入 黄池。”王琦 注:“胡三省《通鑑註》:宣州 当涂县 有 黄池镇。《一统志》:黄池河,在 太平府 城南六十里,东接 固城河,西接 芜湖县河,入 大江,南至 黄池镇,北至 宣城县 界。《江南通志》:黄池河,在 池州 当涂县 南七十里,寧国府 城北一百二十里。一名 玉溪,郡东南之水,皆聚此出 大江。河心分界,南属 宣城,北属 当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