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受大走 [ xiǎo shòu dà zǒu ]
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。
什伍东西 [ shí wǔ dōng xī ]
什伍:纵横错杂。原指南斗六星,牵牛六星,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。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。
割须换袍 [ gē xū huàn páo ]
须:胡须。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
畏罪潜逃 [ wèi zuì qián táo ]
潜:暗中。犯了罪怕受制裁而偷偷逃走
吹箫乞食 [ chuī xiāo qǐ shí ]
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。后指沿街乞讨。
死里逃生 [ sǐ lǐ táo shēng ]
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,幸免于死。
狐奔鼠窜 [ hú bēn shǔ cuàn ]
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。
小杖则受,大杖则走 [ xiǎo zhàng zé shòu,dà zhàng zé zǒu ]
杖:用棍子打。轻打就忍受,重打就逃跑。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
东躲西逃 [ dōng duǒ xī táo ]
躲:躲藏,避开。形容四处逃散,分头躲藏。形容极为惊慌
大杖则走 [ dà zhàng zé zǒu ]
杖:木棍;走:逃跑。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,他就逃走躲避,免陷父亲于不义。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。
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 [ táo shēng bù bì lù,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 ]
指人在逃生时慌不择路,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
罪责难逃 [ zuì zé nán táo ]
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,一定要受到惩处。
在劫难逃 [ zài jié nán táo ]
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。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。
劫数难逃 [ jié shù nán táo ]
佛家用语,命中注定的灾祸。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。
尺竹伍符 [ chǐ zhú wǔ fú ]
本指记载军令、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。亦借指军队。
排兵布阵 [ pái bīng bù zhèn ]
指排列队伍,布设阵势
鞭墓戮尸 [ biān mù lù shī ]
鞭,鞭打;戮,杀戮。
抛盔弃甲 [ pāo kuī qì jiǎ ]
盔:作战用的金属帽;甲: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。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
滥竽充数 [ làn yú chōng shù ]
滥:失实的,假的。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。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,次货冒充好货。
参参伍伍 [ sān sān wǔ wǔ ]
形容三五成群
千军万马 [ qiān jūn wàn mǎ ]
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。
躲灾避难 [ duǒ zāi bì nàn ]
躲:逃避;避:避开。闪躲与逃避灾难
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 [ shàng zhī tiān wén,xià zhī dì lǐ ]
知:晓得,知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
上知天文 [ shàng zhī tiān wén ]
知:晓得,知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
错综复杂 [ cuò zōng fù zá ]
错:交错,交叉;综:合在一起。形容头绪多,情况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