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极生否 [ tài jí shēng pǐ ]
泰、否:《周易》卦名,泰吉否凶。指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,好事会变成坏事
经纬天下 [ jīng wěi tiān xià ]
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
解衣抱火 [ jiě yī bào huǒ ]
比喻不解决问题,只招致危险。同“解衣包火”。
得鱼忘筌 [ dé yú wàng quán ]
筌:捕鱼用的竹器。捕到了鱼,忘掉了筌。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。
囹圄空虚 [ líng yǔ kōng xū ]
囹圄:监狱。监狱里没有在押的犯人。形容社会安定,政治清明时,犯罪的人很少。
得失相半 [ dé shī xiāng bàn ]
得失:得到与失去。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。即得失相当,不相上下。
扛大梁 [ káng dà liáng ]
比喻承担重任
反治其身 [ fǎn zhì qí shēn ]
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
治丝益棼 [ zhì sī yì fén ]
治:整理;益:越发;棼:纷乱。理丝不找头绪,结果越理越乱。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,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。
州官放火 [ zhōu guān fàng huǒ ]
州官:一州的长官。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
鸡犬不宁 [ jī quǎn bù níng ]
宁:安宁。形容骚扰得厉害,连鸡狗都不得安宁。
妙药灵丹 [ miào yào líng dān ]
妙:指有特殊效力;丹:颗粒状的中药丸;灵丹:灵验。非常灵验能治百病的奇药。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办法
藏弓烹狗 [ cáng gōng pēng gǒu ]
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收起,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。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,废弃、杀害有功之臣。
设计铺谋 [ shè jì pū móu ]
铺:铺设。设下计谋
螳螂捕蝉 [ táng láng bǔ chán ]
蝉:知了。螳螂捉蝉,不知潜在危险。比喻目光短浅
纲纪四方 [ gāng jì sì fāng ]
纲纪:治理,管理。治理天下
飞鹰走马 [ fēi yīng zǒu mǎ ]
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。指打猎。
金鎞刮膜 [ jīn bī guā mó ]
金鎞:传说古印度治眼病的形如箭头的金属工具。用金鎞刮去眼球表面的薄膜,使人复明。形容医术高超,能使他人失而复明。
打野鸭子 [ dǎ yě yā zǐ ]
捕捉野鸭子,借指业余时间干活挣钱
养痈自患 [ yǎng yōng zì huàn ]
痈:毒疮;患:祸害。留着毒疮不去医治,就会成为后患。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,结果会遭受祸害
蒲邑三善 [ pú yì sān shàn ]
蒲邑:蒲县,在山西隰县。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,孔子称赞他有三善:恭敬、忠信、明察。
鱼死网破 [ yú sǐ wǎng pò ]
不是鱼死,就是网破。指拼个你死我活。
政平讼息 [ zhèng píng sòng xī ]
政平:政治平允。指政治清明
张机设阱 [ zhāng jī shè jǐng ]
张:设网捕捉;机:机关;阱:陷阱。军事上设立机关,布里陷阱,捕捉敌人。指设置暗障,陷害别人
强兵猛将 [ qiáng bīng měng jiàng ]
强兵:强大的军队;猛将:威猛的武将。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
【成语拼音】bǔ zhì
【成语解释】逮捕治罪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后为执金吾,逐盗,捕治 桑弘羊、卫皇后 昆弟子刻深,天子以为尽力无私,迁为御史大夫。”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:“长安 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,坐语未讫,广汉 使吏捕治,具服。”清 朱克敬《瞑庵杂识》卷一:“严檄知县捕治,众皆散,莫得主名。”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八八》:“昨有人(据云系民党)从 汕头 来,说 陈启修 因为泄漏机密,已被党部捕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