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干相持 [ zhī gàn xiāng chí ]
比喻相互扶持。同“枝叶相持”。
楚囚相对 [ chǔ qiú xiāng duì ]
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,相对无策,徒然悲伤。
衣钵相传 [ yī bō xiāng chuán ]
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,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。比喻技术、学术的师徒相传。
红豆相思 [ hóng dòu xiāng sī ]
红豆:植物名,又叫相思子,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。比喻男女相思。
安国宁家 [ ān guó níng jiā ]
指治理国家。
忧国忘私 [ yōu guó wàng sī ]
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忘记了私事
衣裳盟会 [ yī shang méng huì ]
衣:穿。穿着礼服聚会。与“兵车之会”相对而言,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
濡沫涸辙 [ rú mò hé zhé ]
濡:沾湿;沫:唾沫;涸:干枯。车辙里的水干了,鱼吐沫互相润湿。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
文人相轻 [ wén rén xiāng qīng ]
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。
忧国哀民 [ yōu guó āi mín ]
忧虑国事,体恤百姓
大白于天下 [ dà bái yú tiān xià ]
大白:彻底明白,完全清楚;天下:全国。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
保境息民 [ bǎo jìng xī mín ]
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 [ ān wēi xiāng yì,huò fú xiāng shēng ]
易:变易,转变。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,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
官官相为 [ guān guān xiāng wéi ]
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。同“官官相护”。
鸡犬之声相闻,老死不相往来 [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,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]
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,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。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,不互通音讯。
互相残杀 [ hù xiāng cán shā ]
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
相忍为国 [ xiāng rěn wèi guó ]
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。
同恶相济 [ tóng è xiāng jì ]
同恶:共同作恶的人;济:助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
为国捐躯 [ wèi guó juān qū ]
捐:献;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为国家牺牲生命。
相惊伯有 [ xiāng jīng bó yǒu ]
伯有: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,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。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。
同敝相济 [ tóng bì xiāng jì ]
犹同恶相济。坏人互相勾结,共同作恶。
豆萁燃豆 [ dòu qí rán dòu ]
比喻兄弟相残。
天下一家 [ tiān xià yī jiā ]
视天下人为一家,和睦相处。也指全国统一。
蹙国百里 [ cù guó bǎi lǐ ]
蹙:缩;国:国土。指丧失国土或边疆
一言兴邦 [ yī yán xīng bāng ]
指一句话可以兴国。
【成语拼音】guó xià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古时辅政的大臣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困兽犹鬭,况国相乎!”
(二)、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晋公子 贤,而其从者皆国相。”
(三)、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。宋 陆游《蜡弹省札》:“大者为王……其国并置国相一员,委本国选择保奏,当降真命。”
(四)、指侯国的长官。清 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五·宋州郡国相》:“扬州 南徐州 诸州但有令长,自 南豫州 以下始有国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