陟岵陟屺 [ zhì hù zhì qǐ ]
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陟岵瞻望 [ zhì hù zhān wàng ]
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瞻云陟屺 [ zhān yún zhì qǐ ]
陟:升,登;屺:没有草木的山。望云登山。比喻非常思念亲人
陟遐自迩 [ zhì xiá zì ěr ]
陟:升;陟遐:远行;迩:近。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。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,循序渐进
考绩黜陟 [ kǎo jì chù zhì ]
黜陟:指官吏的进退升降。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
赏罚黜陟 [ shǎng fá chù zhì ]
赏罚:赏赐与惩罚;黜陟:官吏的进退升降。指官吏的赏赐、惩罚和官职的升降
独立不群 [ dú lì bù qún ]
独立:突出,超群;不群:卓异。比喻超群出众
盛德遗范 [ shèng dé yí fàn ]
盛德:美盛的品德;范:榜样。先人美盛的品德和风范
考绩幽明 [ kǎo jì yōu míng ]
考绩:考核官吏政绩;幽:昏暗;明:清白。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。
倾城而出 [ qīng chéng ér chū ]
比喻人的数量很多。
文经武纬 [ wén jīng wǔ wěi ]
经、纬: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。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。
升高自下 [ shēng gāo zì xià ]
升:上升,提高。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
高高在上 [ gāo gāo zài shàng ]
原指地位高,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,脱离群众。
进退可否 [ jìn tuì kě fǒu ]
指进升合格者,黜退不合格者。
陟罚臧否 [ zhì fá zāng pǐ ]
赏罚褒贬。
黜陟幽明 [ chù zhì yōu míng ]
指黜退昏愚的官员,晋升贤明的官员。
惟日为岁 [ wéi rì wéi suì ]
犹言度日如年。形容日子很不好过。
登山陟岭 [ dēng shān zhì lǐng ]
陟:蹈、踏。即翻山越岭。形容旅途艰辛劳累。
多历年所 [ duō lì nián suǒ ]
历:经历;年所:年数。经历的年数很多。
协心戮力 [ xié xīn lù lì ]
思想一致,并同努力。
冒名接脚 [ mò míng jiē jiǎo ]
假冒别人的名,接替他。
音容凄断 [ yīn róng qī duàn ]
声音凄凉、容貌愁苦到了极点
着屐登山 [ zhuó jī dēng shān ]
屐:木头鞋。穿着木头鞋登山。形容历尽艰辛
谢天谢地 [ xiè tiān xiè dì ]
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。
行远升高 [ xíng yuǎn shēng gāo ]
比喻为学由浅入深,逐步提高。
【成语拼音】zhì hù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《诗·魏风·陟岵》:“陟彼岵兮,瞻望父兮。”后因以“陟岵”为思念父亲之典。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 荀爽 恐其名高致祸,欲令屈节以全乱世,为书貽曰:‘久废过庭,不闻善诱,陟岵瞻望,惟日为岁。’” 李贤 注:“ 爽 致敬於 膺 ,故以父为喻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子思兄参惠州军》诗:“送君强成歌,陟岵翻感激。”
(二)、借指父亲。 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文章四》:“某自罹陟岵之忧,庐深山莫与往来。” 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鹤楼赴义》:“趋庭教,陟岵思,望断 衡阳 季子 悲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父绍泰加赠清吏司员外郎制》:“用以著资庭之报,庶几慰陟岵之思。”
(三)、借指父亲谢世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诗话下·仇竹屏》:“捧誥趋庭日,中途陟岵悲。兼之诸弟谢,奈此藐孤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