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入虎穴 [ bù rù hǔ xué ]
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。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 [ bù rù hǔ xué,yān dé hǔ zǐ ]
焉:怎么。不进老虎窝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。
狡焉思肆 [ jiǎo yān sī sì ]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同“狡焉思启”。
有子存焉 [ yǒu zǐ cún yān ]
焉:表示陈述的语气词。有儿子在
乌焉成马 [ wū yān chéng mǎ ]
乌、焉、马三字字形相近,几经传抄而写错。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。
耳熟能详 [ ěr shú néng xiáng ]
指听得多了,能够说得很清楚、很详细。
嗒焉自丧 [ tà yān zì sàng ]
嗒焉:沮丧的样子。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
嗒焉若丧 [ tà yān ruò sàng ]
嗒焉:沮丧的样子。原指形神解体,物我皆失。后多形容懊丧的神情。
机杼一家 [ jī zhù yī jiā ]
指文章能独立经营,自成一家。
心焉如割 [ xīn yān rú gē ]
焉:语助词。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。形容心情极为痛苦
惄焉如捣 [ nì yān rú dǎo ]
惄焉:忧思伤痛的样子。忧思伤痛,心中像有东西撞击。形容忧伤思念,痛苦难忍
人孰无过 [ rén shú wú guò ]
孰:谁。一般人谁能没有过失。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。
崭露头脚 [ zhǎn lù tóu jiǎo ]
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。
习焉不觉 [ xí yān bù jué ]
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习焉不察 [ xí yān bù chá ]
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过而能改 [ guò ér néng gǎi ]
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
神乎其神 [ shén hū qí shén ]
神:神妙;乎:语助词,表感叹。神秘奇妙到了极点。形容非常奇妙神秘。
狡焉思逞 [ jiǎo yān sī chěng ]
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。同“狡焉思启”。
匏瓜空悬 [ páo guā kōng xuán ]
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,应该出仕为官,有所作为。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。
皮不存而毛焉附 [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]
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
才竭智疲 [ cái jié zhì pí ]
竭:尽;疲:疲倦。才能用尽,智力衰退
折节下士 [ zhé jié xià shì ]
折节:屈己下人。屈己下人,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。
显露头角 [ xiǎn lù tóu jiǎo ]
露:显露。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。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。
行同能偶 [ xíng tóng néng ǒu ]
品行相同,才能相等。
水积成川 [ shuǐ jī chéng chuān ]
川:河流。指水积多了才能成为河流。比喻在学习上日积月累,必然能成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