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书铁契 [ dān shū tiě qì ]
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
犬马恋主 [ quǎn mǎ liàn zhǔ ]
比喻臣下眷怀君上。
负固不服 [ fù gù bù fú ]
依恃险阻而不臣服。
直言极谏 [ zhí yán jí jiàn ]
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。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。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。
一筹莫展 [ yī chóu mò zhǎn ]
筹:筹划、计谋;展:施展。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,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。
气消胆夺 [ qì xiāo dǎn duó ]
形容畏惧到极点。
一筹不吐 [ yī chóu bù tǔ ]
筹:筹划、计谋。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,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。
东市朝衣 [ dōng shì cháo yī ]
为朝臣被杀之典。
社稷之役 [ shè jì zhī yì ]
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;役:供职。臣下对君王应尽的职责
犬马之决 [ quǎn mǎ zhī jué ]
指臣僚的果敢决断。
尺籍伍符 [ chǐ jí wǔ fú ]
指记载军令、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。
青藜学士 [ qīng lí xué shì ]
指博学之士。
雕虎焦原 [ diāo hǔ jiāo yuán ]
指壮士履险。
三纲五常 [ sān gāng wǔ cháng ]
三纲:指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
烜赫一时 [ xuǎn hè yī shí ]
?谜:声势很盛。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。
豪侠尚义 [ háo xiá shàng yì ]
尚:崇尚。为人豪爽勇敢,崇尚义气
白袷蓝衫 [ bái jiá lán shān ]
旧时士人的服装。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。
不挠不折 [ bù náo bù zhé ]
不弯曲,不屈服。形容节操刚正,意志坚强。
社稷之臣 [ shè jì zhī chén ]
社稷: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,代指国家。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。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
箕山之风 [ jī shān zhī fēng ]
指隐士的风范。
王公贵人 [ wáng gōng guì rén ]
国君重臣。泛指高官贵人
朱衣象笏 [ zhū yī xiàng hù ]
朱衣:指主考官;笏: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,用作记事。身着红袍,手执牙笏。形容仪态端庄肃敬
措颜无地 [ cuò yán wú dì ]
措:安放;颜:脸,面子。脸没地方搁。形容极为惭愧羞愧
添兵减灶 [ tiān bīng jiǎn zào ]
啬兵员,反而减少行军饭灶。指伪装士兵逃亡,示弱以欺骗对方。
人微权轻 [ rén wēi quán qīng ]
微:低下。指人的资历浅,威望低,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。
【成语拼音】shì chén
【成语解释】犹言将士。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昔者 越 王 勾践 好勇,教其士臣三年,以其知为未足以知之也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搆怨於诸侯,然后快於心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