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头木偶 [ zhàng tóu mù ǒu ]
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、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。比喻受人操纵的人
耒耨之教 [ lěi nòu zhī jiào ]
耒耨:农具。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。指教民务农
傀儡登场 [ kuǐ lěi dēng chǎng ]
傀儡:木偶戏中的木头人。比喻受人操纵的人上台执政
挑挑拣拣 [ tiāo tiāo jiǎn jiǎn ]
挑:挑选;拣:分拣。指从中仔细挑选
持刀动杖 [ chí dāo dòng zhàng ]
持:拿。杖:木棒。指动武。
线抽傀儡 [ xiàn chōu kuǐ lěi ]
傀儡:木偶戏中的木头人。比喻任人操纵控制的人
濯濯童山 [ zhuó zhuó tóng shān ]
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
矜愚饰智 [ jīn yú shì zhì ]
装作有智慧,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。
采椽不斫 [ cǎi chuán bù zhuó ]
采:柞木。比喻生活简朴。
童山濯濯 [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]
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。
兵强则灭 [ bīng qiáng zé miè ]
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。
下乔木入幽谷 [ 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 ]
从高树上下来,钻进幽深的坑谷里。比喻弃明从暗,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。
严词厉色 [ yán cí lì sè ]
色:脸色。说话很严厉,脸色很严肃
死死平平 [ sǐ sǐ píng píng ]
麻木不仁,没有生气
露红烟紫 [ lù hóng yān zǐ ]
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。
一丝不挂 [ yī sī bù guà ]
原是佛教用来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。后指人裸体。
入乡随俗 [ rù xiāng suí sú ]
到一个地方,就顺从当地的习俗。
装疯卖俏 [ zhuāng fēng mài qiào ]
假装疯癫,卖弄风骚
韫椟未酤 [ yùn dú wèi gū ]
韫:藏;犊:木匣子;酤:卖。把玉藏在木匣子里,等待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
木头木脑 [ mù tóu mù nǎo ]
形容呆板、迟钝。
五彩斑斓 [ wǔ cǎi bān lán ]
五彩: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色。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
目乱精迷 [ mù luàn jīng mí ]
眼花缭乱,神情迷惑。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,令人惊异。
陟岵陟屺 [ zhì hù zhì qǐ ]
陟:登、升;岵:有草木的山;屺:无草木的山。指久居在外的人想念父母。
坐失良机 [ zuò shī liáng jī ]
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。
黯然无色 [ àn rán wú sè ]
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,变得暗淡无光。
【成语拼音】zǎo mù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枣树。《新唐书·五行志二》:“八年六月庚寅,京师大风雨,毁屋飘瓦,人多压死者。丙申,富平 大风,拔枣木千餘株。”
(二)、指枣树的木材。质地坚硬,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。唐 杜甫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:“嶧山 之碑野火焚,枣木传刻肥失真。”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·卑唐》:“欧、虞、颜、柳 诸家碑,磨翻已坏,名虽尊 唐,实则尊翻变之枣木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