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色危言 [ zhèng sè wēi yán ]
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“正色直言”。
邪不干正 [ xié bù gān zhèng ]
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。
矫邪归正 [ jiǎo xié guī zhèng ]
矫邪:纠正邪恶、邪念;归正:归于正路。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
邪不压正 [ xié bù yā zhèng ]
邪:邪气,指不正派的人或事;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
宽廉平正 [ kuān lián píng zhèng ]
宽:宽厚;廉:廉洁;平正:公正。宽厚廉洁,大公无私。
明公正气 [ míng gōng zhèng qì ]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邪不犯正 [ xié bù fàn zhèng ]
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亦作“邪不伐正”。
凛然正气 [ lǐn rán zhèng qì ]
凛然: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;正气:正直的气概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,使人敬畏
反正拨乱 [ fǎn zhèng bō luàn ]
治理乱世,使之恢复安定、正常。
安国富民 [ ān guó fù mín ]
使国家安定,使人民富裕。
正色直言 [ zhèng sè zhí yán ]
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
正名定分 [ zhèng míng dìng fēn ]
辨正名分,使名实相符。
正本澄源 [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]
犹正本清源。
看风使帆 [ kàn fēng shǐ fān ]
看风向掌握船帆。比喻随机应变,看情况办事。亦作“看风使船”、“看风使舵”、“见风使舵”、“看风驶篷”、“看风转舵”、…
平心持正 [ píng xīn chí zhèng ]
主持公正,无所偏倚
恶直丑正 [ è zhí chǒu zhèng ]
使奸邪者改恶从善。亦指嫉害正直的人。
降邪从正 [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 ]
降:降服;从:归从。降伏妖邪,使之改邪归正
正正堂堂 [ zhèng zhèng táng táng ]
本指正正的旗号,堂堂的阵容。现形容正大光明。
正人先正己 [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 ]
正:正直,公正。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
革命反正 [ gé mìng fǎn zhèng ]
变革天命,使之恢复正常。借指改朝换代。
正理平治 [ zhèng lǐ píng zhì ]
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,使社会安定有秩序。
枉己正人 [ wǎng jǐ zhèng rén ]
枉:弯曲,不正;正:纠正。自己立脚不正,却要去纠正别人。
心正笔正 [ xīn zhèng bǐ zhèng ]
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,心正写的字也端正
中正无邪 [ zhōng zhèng wú xié ]
中正:端庄正直;邪:邪僻,不正派。端庄正直,没有偏邪
信使往来 [ xìn shǐ wǎng lái ]
信使: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。使者来来往往
【成语拼音】zhèng shǐ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纵使;即使。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正使 成帝 復生,天下不可復得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髦传》“高贵乡公 卒”裴松之 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乃出怀中版令投地,曰:‘行之决矣。正使死,何所惧?况不必死邪!’”宋 苏轼《奏浙西灾伤第一状》:“正使自今雨止,已非丰岁。”
(二)、外国派来或派往外国的正式使臣。对副使而言。清 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六:“嘉庆 十年,女汗之子嗣立,特遣正使来至边界议礼,不合而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