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越之祸 [ hú yuè zhī huò ]
古代中原的胡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,因此用“胡越之祸”来比喻战祸。
掩口胡卢而笑 [ yǎn kǒu hú lú ér xiào ]
胡卢:喉间的笑声。捂着嘴笑,指暗笑,窃笑
梦中说梦 [ mèng zhōng shuō mèng ]
原为佛家语,比喻虚幻无凭。后也比喻胡言乱语。
信嘴胡说 [ xìn zuǐ hú shuō ]
信:由。由着嘴胡说八道
肆言如狂 [ sì yán rú kuáng ]
狂:疯狂。像发疯一样地胡言乱语
胡说白道 [ hú shuō bái dào ]
犹言胡说八道。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。
胡服骑射 [ hú fú qí shè ]
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。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,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、射箭等武艺。
胡为乱信 [ hú wéi luàn xìn ]
为:做,干。胡乱地做事,盲目地迷信
妄口巴舌 [ wàng kǒu bā shé ]
比喻胡言乱语。有时也指造谣污蔑。
言狂意妄 [ yán kuáng yì wàng ]
妄:胡乱。说话放肆,思想狂妄
酒后无德 [ jiǔ hòu wú dé ]
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。
胡编乱造 [ hú biān luàn zào ]
没有根据、不合情理地胡乱编造
胡子拉碴 [ hú zi lā chā ]
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
乱作胡为 [ luàn zuò hú wéi ]
犹胡作非为。不顾法纪或舆论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
胡作乱为 [ hú zuò luàn wéi ]
犹胡作非为。不顾法纪或舆论,毫无顾忌地做坏事。
日居月诸 [ rì jū yuè zhū ]
居:音“积”,语助词,同“乎”;诸:语助词。指光阴的流逝。
胡孙入袋 [ hú sūn rù dài ]
胡孙:同“猢狲”,猴子。猴子进了口袋。比喻中计而行动失去自由
伊于胡底 [ yī yú hú dǐ ]
伊:句首助词;于:到;胡:何,哪;底:尽头。到什么地步为止(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叹)。
天之骄子 [ tiān zhī jiāo zǐ ]
骄子: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。老天爷的宠儿。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,后也指为父母溺爱、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。
死胡同 [ sǐ hú tòng ]
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。比喻绝境、绝路
肆言无惮 [ sì yán wú dàn ]
惮:怕,畏惧。毫无顾忌地胡说
老之将至 [ lǎo zhī jiāng zhì ]
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。
掩口胡卢 [ yǎn kǒu hú lú ]
胡卢:笑貌。捂着嘴笑,指暗笑,窃笑。
言谈举止 [ yán tán jǔ zhǐ ]
人的言语、举动、行为。
无知妄作 [ wú zhī wàng zuò ]
缺乏知识、不明事理而胡为。
【成语拼音】hú yǔ
【成语解释】泛称西北和北方各族的语言。晋 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从此西行所经诸国,类皆如是,惟国国胡语不同。”唐 张籍《陇头》诗:“去年中国养子孙,今著毡裘学胡语。”唐 杜甫《咏怀古迹》之三:“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天成四年》:“前 磁州 刺史 康福 善胡语,上退朝多召入便殿,访以时事,福 以胡语对。”《长安客话·北平城》引 明 周忱《蓟门老妇歌》:“百口仓皇夜出塞,散入 匈奴 部落居。偷生强欲随风土,旋綰盘头学胡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