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化雨 [ chūn fēng huà yǔ ]
化:化生和养育。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。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。
老子长孙 [ lǎo zi zhǎng sūn ]
养育子孙,使其长大成人
劬劳之恩 [ qú láo zhī ēn ]
指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。
易子而教 [ yì zǐ ér jiào ]
易:交换。交换孩子进行教育。
振民育德 [ zhèn mín yù dé ]
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指接济、帮助人民,涵养自己的德性
功德无量 [ gōng dé wú liàng ]
功德:功业和德行;无量:无法计算。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。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。
当世儒宗 [ dāng shì rú zōng ]
儒:儒学;宗: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,即大师。指当世的儒学大师。
弹冠结绶 [ tán guān jié shòu ]
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。
朽棘不雕 [ xiǔ jí bù diāo ]
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同“朽木不可雕”。
钟灵毓秀 [ zhōng líng yù xiù ]
钟:凝聚,集中;毓:养育。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,孕育着优秀的人物。指山川秀美,人才辈出。
抚孤恤寡 [ fǔ gū xù guǎ ]
恤:救济。指养育孤儿,救助寡妇
累教不改 [ lěi jiào bù gǎi ]
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。
教无常师 [ jiào wú cháng shī ]
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。
煨干避湿 [ wēi gàn bì shī ]
极言抚育孩子的辛苦。同“煨干就湿”
贯颐奋戟 [ guàn yí fèn jǐ ]
颐:下巴。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。形容英勇无畏。
不教而杀 [ bù jiào ér shā ]
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
不教之教 [ bù jiào zhī jiào ]
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。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。
旌善惩恶 [ jīng shàn chéng è ]
旌:表彰;善:美好;惩:惩罚。表彰好人好事,惩办恶人恶事
彬彬济济 [ bīn bīn jǐ jǐ ]
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。
曾子杀彘 [ zēng zǐ shā zhì ]
彘:猪。指教育孩子说实话,要以身作则
龙拿虎跳 [ lóng ná hǔ tiào ]
拿:抓,握。像龙抓东西、老虎跳跃一样强劲有力。比喻笔势遒劲奔放
咫尺万里 [ zhǐ chǐ wàn lǐ ]
形容画幅虽小,意境深远。后也指诗文的含意深远。
仰事俯育 [ yǎng shì fǔ yù ]
上要侍奉父母,下要养活妻儿。泛指维持一家生活。同“仰事俯畜”。
珍禽异兽 [ zhēn qín yì shòu ]
珍:贵重的;奇:特殊的。珍奇的飞禽,罕见的走兽。
相夫教子 [ xiàng fū jiào zǐ ]
相:辅佐,扶助。辅佐丈夫,教育孩子
【成语拼音】bēn yù
【成语解释】战国 时勇士 孟贲 和 夏育 的并称。《韩非子·守道》:“战士出死,而愿为 賁 育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,故力称 乌获,捷言 庆忌,勇期 賁 育。”颜师古 注:“孟賁,古之勇士也,水行不避蛟龙,陆行不避豺狼,发怒吐气,声响动天。夏育,亦猛士也。”唐 元稹《批刘悟谢上表》:“况以 克融、廷凑 之狂脆小贱,比 朱滔、田悦 之炽大结连,是犹以孩婴而校 賁 育 也。”清 黄遵宪《赤穗四十七义士歌》:“况復五百年来,武门尚武,国多 賁 育 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