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十起 [ yī yè shí qǐ ]
心里惦挂事情,一晚上起来十次,不得安睡
奋笔疾书 [ fèn bǐ jí shū ]
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
痿不忘起 [ wěi bù wàng qǐ ]
痿:肢体萎弱。肢体萎弱的人不忘起行。比喻意志坚强
四马攒蹄 [ sì mǎ cuán tí ]
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。
枯树开花 [ kū shù kāi huā ]
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。比喻绝处逢生获奇迹出现。
手起刀落 [ shǒu qǐ dāo luò ]
手一提起,刀就落下。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
枯树生花 [ kū shù shēng huā ]
枯树开起花来。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
毛骨森竦 [ máo gǔ sēn sǒng ]
毛:头发和汗毛;骨:脊背。汗毛竖起,脊梁骨发冷。形容非常恐惧
攒三集五 [ cuán sān jí wǔ ]
指三五成堆或成群地聚集在一起。
迅雷烈风 [ xùn léi liè fēng ]
迅:迅速。迅疾的雷,猛烈的风
心如古井 [ xīn rú gǔ jǐng ]
古井:年代久远的枯井。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。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。
神运鬼输 [ shén yùn guǐ shū ]
①形容运输迅疾。②以喻偷漏。
异议蜂起 [ yì yì fēng qǐ ]
蜂起:像蜜蜂一样涌出。各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
鼻孔撩天 [ bí kǒng liáo tiān ]
仰起头来鼻孔朝天。形容高傲自大。
避难就易 [ bì nán jiù yì ]
就:凑近,靠近。躲开难的,去找容易的做。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。
官逼民变 [ guān bī mín biàn ]
逼:逼迫。官府压迫人民,迫使人民起来反抗
多嘴献浅 [ duō zuǐ xiàn qiǎn ]
指胡乱说些没见识、不起好作用的话。
云集响应 [ yún jí xiǎng yìng ]
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,表示赞同和支持。
一轰而起 [ yī hōng ér qǐ ]
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,一下子行动起来
无利不起早 [ wú lì bù qǐ zǎo ]
指有利可图就很早起来。比喻为了图利而从事某事
负恩忘义 [ fù ēn wàng yì ]
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同“负恩背义”。
修旧利废 [ xiū jiù lì fèi ]
把破旧的修补好,把废物利用起来。指厉行节约。
苦口之药 [ kǔ kǒu zhī yào ]
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
赤手起家 [ chì shǒu qǐ jiā ]
赤手:空手;起家:创立家业。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
黎明即起,洒扫庭除 [ lí míng jí qǐ sǎ sǎo tíng chú ]
黎明:天刚亮;庭:厅堂;除:台阶。天刚亮就起来,打扫庭堂院落。指治家过日子很勤谨。
【成语拼音】qǐ jí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病中起用,以表对其人的重视。北周 庾信《正旦上司宪府》诗:“枚乘 还起疾,贡禹 遂弹冠。”倪璠 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梁 客皆善属词赋,乘 尤高。孝王 薨,乘 归 淮阴。武帝 自为太子闻 乘 名,及即位,乘 年老,乃以安车蒲轮徵 乘,道死。’”
(二)、犹起病,使病者恢复健康。宋 叶适《上光宗皇帝札子》:“臣虽至愚,窃论今日之事,恐其由前之时而处以后之势,用后之术而求前之功,补泻杂医,不能起疾,禾莠参种,迄靡丰年,此所谓治国之意当先明者也。”
(三)、引起祸患。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天监元年》:“李膺 諫曰:‘使君前有严敌,后无继援,山民始附,於我观德。若纠以刻薄,民必不堪,众心一离,虽悔无及。何必起疾可以济师!’”胡三省 注:“起疾,谓纠之以刻薄,民所不堪,则是兴长病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