迁于乔木 [ qiān yú qiáo mù ]
迁:迁移。乔木:高树。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。比喻乔迁新居。
出群拔萃 [ chū qún bá cuì ]
拔,超出;萃,原为草丛生的样子。指卓越出众,非同一般。
朽木不可雕 [ xiǔ mù bù kě diāo ]
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亦作“朽木难彫”。亦作“朽木不雕”。
心非木石 [ xīn fēi mù shí ]
木石:木头和石头。指人有思想感情,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,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
枝木之冠 [ zhī mù zhī guān ]
冠:帽子。冠多华饰,好像树木的繁枝
不能自拔 [ bù néng zì bá ]
拔:摆脱。不能主动地从痛苦、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。
拔犀擢象 [ bá xī zhuó xiàng ]
擢:提升。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。
异木奇花 [ yì mù qí huā ]
珍奇的花草树木。
一毛不拔 [ yī máo bù bá ]
一根汗毛也不肯拔。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。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。
金母木公 [ jīn mǔ mù gōng ]
金:五行之一,西方属金;木:五行之一,东方属木。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
绝尘拔俗 [ jué chén bá sú ]
绝尘:冠绝尘世;拔俗:不同凡俗。超出尘世,不同凡俗
草木知威 [ cǎo mù zhī wēi ]
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。形容威势极大。
虎口拔须 [ hǔ kǒu bá xū ]
从老虎嘴边拔胡须。比喻冒极大的风险
出类拔群 [ chū lèi bá qún ]
出:超过;类:同类;拔:超出。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
入木三分 [ rù mù sān fēn ]
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
着屐登山 [ zhuó jī dēng shān ]
屐:木头鞋。穿着木头鞋登山。形容历尽艰辛
欣欣向荣 [ xīn xīn xiàng róng ]
欣欣:形容草木生长旺盛;荣:茂盛。形容草木长得茂盛。比喻事业蓬勃发展,兴旺昌盛。
剑拔弩张 [ jiàn bá nǔ zhāng ]
张:弓上弦。剑拔出来了,弓张开了。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。后多形容气势逼人,或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。
择木而处 [ zé mù ér chǔ ]
处:居。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。比喻选择贤君明主,为其效命
穷猿失木 [ qióng yuán shī mù ]
猿猴失去了栖身的树木。比喻人漂泊流浪
一毫不拔 [ yī háo bù bá ]
一根毫毛也不肯拔。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。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。
拔刃张弩 [ bá rèn zhāng nǔ ]
刃:指有铎刃的兵器;弩:用机械发箭的弓。拔出刀,张开弓。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
不攻自拔 [ bù gōng zì bá ]
拔:攻破。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。形容情节、论点虚谬,经不起反驳
拔山扛鼎 [ bá shān gāng dǐng ]
扛:双手举起。拔起大山,举起重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
衣赭关木 [ yì zhě guān mù ]
赭:赤褐色的囚衣;关:禁闭;木:刑具。指服刑
【成语拼音】bá mù
【成语解释】大风拔起树木。古人以为灾异之变。语出《书·金縢》:“天大雷电以风,禾尽偃,大木斯拔,邦人大恐。”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高宗、成王 亦有雊雉、拔木之变,能思其故,故 高宗 有百年之福,成王 有復风之报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厥灾风雨雾,风拔木,乱五穀。”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禨祥·弘治异变》:“苏、常、镇 三府,风雨骤作,拔木飘瓦,潮水泛滥。”清 龚自珍《礼龙树斋结鬘都序》:“偈曰:‘没迴避处,由法身遍,拔木毁舍,是谁知见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