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目十行 [ yī mù shí háng ]
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一目五行 [ yī mù wǔ háng ]
犹一目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一目数行 [ yī mù shù xíng ]
犹一目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十行俱下 [ shí háng jù xià ]
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
瞎马临池 [ xiā mǎ lín chí ]
盲人骑着瞎马。比喻盲目行动,后果十分危险。
盲人瞎马 [ máng rén xiā mǎ ]
盲人骑着瞎马。比喻盲目行动,后果十分危险。
不虚此行 [ bù xū cǐ xíng ]
虚:空、白。没有空跑这一趟。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。
敲冰索火 [ qiāo bīng suǒ huǒ ]
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,一定不会成功。
鹰觑鹘望 [ yīng qù hú wàng ]
觑:看;鹘:一种猛禽。目光像鹰、鹘一样,十分敏锐。形容视觉敏锐。
目下十行 [ mù xià shí háng ]
形容看书速度极快。
言不践行 [ yán bù jiàn xíng ]
践行:履行。说了的话不能实行
一目即了 [ yī mù jí liǎo ]
目:看。一眼就看得很清楚。
不可一世 [ bù kě yī shì ]
一世:一时。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。形容目空一切、狂妄自大到了极点。
令人莫测 [ lìng rén mò cè ]
形容情况复杂,使人无法推测。
改辙易途 [ gǎi zhé yì tú ]
改变行车轨道,另走一条路。比喻改变方向、目标或做法。
十目所视 [ shí mù suǒ shì ]
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十里长亭 [ shí lǐ cháng tíng ]
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,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,供行人何处,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。
本来面目 [ běn lái miàn mù ]
原为佛家语,指人的本性。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。
梗顽不化 [ gěng wán bù huà ]
指十分顽固,无法感化。
行成功满 [ xíng chéng gōng mǎn ]
行:道行;功:功德。指功德修炼已成,道行圆满
猜枚行令 [ cāi méi xíng líng ]
猜枚:一种酒令,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测单双、数目等。现亦指划拳。行令:行酒令。喝酒时行酒令。
一览了然 [ yī lǎn liǎo rán ]
了然:清楚,明白。一眼就看得很清楚。
耀目晶光 [ yào mù jīng guāng ]
形容器物闪闪发亮,使人眼花缭乱。
退避三舍 [ tuì bì sān shè ]
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退徙三舍 [ tuì xǐ sān shè ]
舍:古时行军,一舍为三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