授受不亲 [ shòu shòu bù qīn ]
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
男女授受不亲 [ nán nǚ shòu shòu bù qīn ]
授:给予;受:接受;亲:亲自接触。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、言谈或授受物件,限制男女交往
礼不亲授 [ lǐ bù qīn shòu ]
授:给予。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
以叔援嫂 [ yǐ shū yuán sǎo ]
指权宜行事。
嫂溺叔援 [ sǎo nì shū yuán ]
比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。
私相授受 [ sī xiāng shòu shòu ]
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。
非人不传 [ fēi rén bù chuán ]
非:不是;传:传授。不是适当的人就不传授
人烟凑集 [ rén yān còu jí ]
人烟:指人家、住户。指居民密集
甘心瞑目 [ gān xīn míng mù ]
瞑目:闭上眼睛,指死去。心甘情愿,死了也不遗憾。
大义灭亲 [ dà yì miè qīn ]
大义:正义,正道;亲:亲属。为了维护正义,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,使受到应得的惩罚。
不立文字 [ bù lì wén zì ]
佛家语,指禅家悟道,不涉文字不依经卷,唯以师徒心心相印,理解契合,传法授受。
吃惊受怕 [ chī jīng shòu pà ]
受惊骇。
以荷析薪 [ yǐ hè xī xīn ]
原指父亲劈柴,儿子不能承受担当。后比喻继承父业。
耳闻不如眼见 [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]
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。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
温良忍让 [ wēn liáng rěn ràng ]
听他人意志的摆布、忍让、屈从
粟陈贯朽 [ sù chén guàn xiǔ ]
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。同“粟红贯朽”。
是非口舌 [ shì fēi kǒu shé ]
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兔园册子 [ tù yuán cè zi ]
本是唐五代时私塾教授学童的课本。因其内容肤浅,故常受一般士大夫的轻视。后指读书不多的人奉为秘本的浅陋书籍。
离经畔道 [ lí jīng pàn dào ]
①指思想、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。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。
杯羹之让 [ bēi gēng zhī ràng ]
指受人挟持,惹人讥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