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诵习传 [ xún sòng xí chuán ]
①指习惯于读死书、传旧闻。②指诵习。
习非胜是 [ xí fēi shèng shì ]
习:习惯于。错误成了习惯,反以为是对的
折节读书 [ zhé jié dú shū ]
折节: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。改变旧习,发愤读书。
据鞍读书 [ jù ān dú shū ]
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。后多形容学习勤奋。
习以成性 [ xí yǐ chéng xìng ]
习:习惯。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
习无不精 [ xí wú bù jīng ]
习:学习;精:精通。学习没有不精通的
习与体成 [ xí yǔ tǐ chéng ]
习:习惯。长期的习惯将会形成一定的性格
习俗移性 [ xí sú yí xìng ]
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。
朝益暮习 [ zhāo yì mù xí ]
朝:白天;益:增加;暮:晚上。白天学习新知识,晚上就温习。形容学习用功
闭门读书 [ bì mén dú shū ]
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原意是独自学习,而不与别人切磋。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
家传人诵 [ jiā chuán rén sòng ]
家家户户传习诵读。
安其所习 [ ān qí suǒ xí ]
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相习成风 [ xiāng xí chéng fēng ]
习:习惯。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,而成为一种风习。
挟筴读书 [ xié cè dú shū ]
挟:夹持;筴:同“策”,古代简册、书籍。手拿图书,一心读书。形容勤奋学习
习以为常 [ xí yǐ wéi cháng ]
习:习惯。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,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,也就觉得很平常了。
家传户诵 [ jiā chuán hù sòng ]
家家户户传习诵读。
熟读深思 [ shú dú shēn sī ]
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。
习非成是 [ xí fēi chéng shì ]
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,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。
七行俱下 [ qī háng jù xià ]
读书,同时读七行。比喻非常聪明。
五行俱下 [ wǔ háng jù xià ]
指读书敏捷神速。
习而不察 [ xí ér bù chá ]
习:习惯。指常见之事,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
百里异习 [ bǎi lǐ yì xí ]
异:不相同;习:风俗习惯。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
风成化习 [ fēng chéng huà xí ]
习:习惯。指形成风气与习俗
读书百遍 [ dú shū bǎi biàn ]
见:显现。读书上百遍,书意自然领会。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。
牛角书生 [ niú jiǎo shū shēng ]
比喻勤奋读书的人。
【成语拼音】xí dú
【成语解释】学习诵读。语出《公羊传·定公元年》:“ 定哀 多微辞,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,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。” 何休 注:“读谓经,传谓训詁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﹝ 董遇 ﹞采稆负贩,而常挟持经书,投閒习读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杨真伯》:“中秋夜习读次,可二更已来,忽有人扣学窗牖间,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