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檄而定 [ chuán xí ér dìng ]
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,安定局势。
传檄可定 [ chuán xí kě dìng ]
传:传送,传递;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。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
飞刍挽粮 [ fēi chú wǎn liáng ]
指迅速运送粮草。同“飞刍挽粟”。
可以意会,不可言传 [ kě yǐ yì huì,bù kě yán chuán ]
会:领会,理解。只能心领神会,无法用语言来表达
一言而定 [ yī yán ér dìng ]
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
凝神定气 [ níng shén dìng qì ]
聚精会神,专心致志
原情定罪 [ yuán qíng dìng zuì ]
追究他心里的动机来确定有无罪过或罪过轻重。
富而不骄 [ fù ér bù jiāo ]
骄:骄傲。虽已富有但不骄傲
鼓噪而起 [ gǔ zào ér qǐ ]
鼓噪:起哄。喧扰哄闹起来
一代宗匠 [ yī dài zōng jiàng ]
形容一个时代的人们所尊崇、敬仰的著名文学家。
知难而进 [ zhī nán ér jìn ]
迎着困难上。
诛心之论 [ zhū xīn zhī lùn ]
诛:惩罚。指不问罪行,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。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。
遭时定制 [ zāo shí dìng zhì ]
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。
知难而行 [ zhī nán ér xíng ]
明知困难却仍然去做
深文周纳 [ shēn wén zhōu nà ]
周纳:罗织罪名。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,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。也指不根据事实,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。
万年之后 [ wàn nián zhī hòu ]
指死亡以后。
包胥之哭 [ bāo xū zhī kū ]
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
绝域殊方 [ jué yù shū fāng ]
绝域:极远的地方;殊方:他乡。极远的异域他乡
人自为政 [ rén zì wèi zhèng ]
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。比喻各行其是。
风行电击 [ fēng xíng diàn jī ]
形容气势迅猛。
气充志定 [ qì chōng zhì dìng ]
充:充实,充足。精力充沛,意志坚定
尾生抱柱 [ wěi shēng bào zhù ]
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,久候女子不到,水涨,乃抱桥柱而死。典出《庄子·盗跖》。后用以比喻坚守信约。
太上皇 [ tài shàng huáng ]
皇帝之父。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、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
齐名并价 [ qí míng bìng jià ]
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。
秦庭之哭 [ qín tíng zhī kū ]
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。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