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分青白 [ bù fēn qīng béi ]
指不分黑白,不辨是非。
知白守辱 [ zhī bái shǒu rǔ ]
知白:明辨是非。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暧昧
徒废唇舌 [ tú fèi chún shé ]
徒:徒然,白白地。白白耗费口舌,解决不了问题
不费之惠 [ bù fèi zhī huì ]
指白白得到的好处。
白虹贯日 [ bái hóng guàn rì ]
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。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,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。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,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。
豁然确斯 [ huò rán què sī ]
指明白透彻。
苍白无力 [ cāng bái wú lì ]
苍白:灰白。形容贫弱无力。
白璧青蝇 [ bái bì qīng yíng ]
白璧:洁白的玉,比喻清白的人。青蝇:比喻佞人。比喻善恶忠佞。
取青妃白 [ qǔ qīng fēi bái ]
取青媲白。同“取青媲白”。
白驹空谷 [ bái jū kōng gǔ ]
白驹:白色骏马,比喻贤能者。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。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。
白首无成 [ bái shǒu wú chéng ]
白首:白头,指年老。头发白了,一事无成。指到老没有成就
元轻白俗 [ yuán qīng bái sú ]
元:指元稹;白:指白居易。泛指文笔粗俗浅近,轻浮靡丽。
万象包罗 [ wàn xiàng bāo luó ]
象:形状,样子;万象: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;罗:捕鸟的网;包罗:容纳。包含容纳一切。形容内容丰富,无所不有
白日上升 [ bái rì shàng shēng ]
犹言白日升天。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,白昼飞升天界成仙。
清天白日 [ qīng tiān bái rì ]
指大白天。
白跑一趟 [ bái pǎo yī tàng ]
白白地去了一次无功而返
忘象得意 [ wàng xiàng dé yì ]
忘记物象,得到真谛。
一蛇吞象 [ yī shé tūn xiàng ]
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
裂土分茅 [ liè tǔ fēn máo ]
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
倾盆大雨 [ qīng pén dà yǔ ]
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。形容雨大势急。
平白无辜 [ píng bái wú gū ]
指清白无罪。
大雨倾盆 [ dà yǔ qīng pén ]
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。形容雨大势急。
半文不白 [ bàn wén bù bái ]
文言和白话夹杂。同“半文半白”。
白头而新 [ bái tóu ér xīn ]
指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,像新知一样。同“白头如新”。
象耕鸟耘 [ xiàng gēng niǎo yún ]
传说舜死苍梧,象为之耕;禹葬会稽,鸟为之耘。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,有舜禹时代的遗风。
【成语拼音】bái xiàng
【成语解释】(1).白色的象。古代以为瑞物。 汉 张衡 《西京赋》:“白象行孕,垂鼻轔囷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乌丸鲜卑传》“记述随事,岂常也哉” 裴松之 注引《浮屠经》:“始 莫邪 梦白象而孕,及生,从母左胁出,生而有结,堕地能行七步。” 唐 顾况 《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》:“ 崑崙 儿,骑白象,时时锁着师子项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元朱碧山银槎歌》:“大瓶舁酒四白象,行幕鸣鼓千明驼。”(2).古代的一种杂戏。《魏书·乐志》:“六年冬,詔太乐、总章、鼓吹增修杂伎,造五兵、角觝、麒麟、凤皇、仙人、长蛇、白象、白虎及诸畏兽、鱼龙、辟邪、鹿马仙车、高絙百尺、长趫、缘撞、跳丸、五案以备百戏。”(3).复姓。古有 白象先生 。见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姓氏篇下》。英文翻译1.{动} white elepha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