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不善作 [ wǔ bù shàn zuò ]
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。
威武不能屈 [ wēi wǔ bù néng qū ]
威武:武力。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。形容不畏强暴
威武不屈 [ wēi wǔ bù qū ]
威武:权势,武力;屈:屈服。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。表示坚贞顽强。
猛将如云,谋臣似雨 [ měng jiāng rú yún móu chén sì yǔ ]
指文臣武将很多,势力强大
文德武功 [ wén dé wǔ gōng ]
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卓有成就
扬威曜武 [ yáng wēi yào wǔ ]
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。
学书学剑 [ xué shū xué jiàn ]
学文练武。
马上得天下 [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 ]
喻指武功建国。
极武穷兵 [ jí wǔ qióng bīng ]
黩武。滥用武力。
胸有甲兵 [ xiōng yǒu jiǎ bīng ]
甲兵:铠甲和兵器,泛指武备。比喻胸怀韬略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 [ fù guì bù yín,wēi wǔ bù qū ]
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
以文乱法 [ yǐ wén luàn fǎ ]
文:指儒家的经典。引用儒家的经典,非议国家法令。
偃武休兵 [ yǎn wǔ xiū bīng ]
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同“偃武息戈”。
赳赳武夫 [ jiū jiū wǔ fū ]
赳赳:勇武矫健的样子。武夫:武人,从军之人。勇武矫健的军人。后多含贬义,意指虽身强体壮,却头脑简单的军士。
弃笔从戎 [ qì bǐ cóng róng ]
犹投笔从戎。指文人弃文就武。
偃武息戈 [ yǎn wǔ xī gē ]
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整军饬武 [ zhěng jūn chì wǔ ]
整顿军队,治理武备
内修政治,外治武备 [ nèi xiū zhèng zhì wài zhì wǔ bèi ]
修:修治;政治:政策;治:管理;武备:军备。对内修明政治,对外做好军事准备。
秦皇汉武 [ qín huáng hàn wǔ ]
秦始皇和汉武帝
绳厥祖武 [ shéng jué zǔ wǔ ]
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摘句寻章 [ zhāi jù xún zhāng ]
摘取、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。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。
整军经武 [ zhěng jūn jīng wǔ ]
经:治理。整顿军队,经营武备。
勤兵黩武 [ qín bīng dú wǔ ]
黩:轻率。滥用武力,肆意发动战争。形容极端好战
卖刀买犊 [ mài dāo mǎi dú ]
刀:武器;犊:牛犊。指卖掉武器,从事农业生产。
绳其祖武 [ shéng qí zǔ wǔ ]
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【成语拼音】wén wǔ
【成语解释】(1).文德与武功;文治与武事。《诗·周颂·雝》:“宣哲维人,文武维后。” 郑玄 笺:“又徧使天下之人有才知以文德武功为之君故。”《吕氏春秋·不广》:“文武尽胜,何敌之不服。”《史记·循吏列传论》:“文武不备,良民惧然身修者,官未曾乱也。”(2).特指武事、军事。 宋 范仲淹 《上执政书》:“臣僚之中,素有才识,可赐 孙 吴 之书,使知文武之方。”(3).文才和武略。《诗·小雅·六月》:“文武吉 甫 ,万邦为宪。” 朱熹 集传:“非文无以附众,非武无以威敌,能文能武,则万邦以之为法矣。”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 平陵 朱云 ,兼资文武。” 唐 韩愈 《举马摠自代状》:“前件官文武兼资,宽猛得所。” 宋 苏轼 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陛下生知之性,天纵文武。”(4).文臣和武将,文武官员。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謁 汉 长陵 ,大会文武於 未央殿 。” 五代 牛希济 《奉诏赋蜀主降唐》诗:“满城文武欲朝天,不觉邻师犯塞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九三回:“众文武见杀了四个大臣,都要来捉 李逵 。” 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他的酒量吓着了一朝文武。”(5).犹言温猛。指文火和武火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药》:“火须文武、紧慢得中。”参见“ 文武火 ”。(6). 周文王 与 周武王 。《诗·大雅·江汉》:“ 文 武 受命, 召公 维翰。” 郑玄 笺:“昔 文王 、 武王 受命, 召康公 为之楨榦之臣以正天下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“ 仲尼 祖述 尧 舜 ,宪章 文 武 。” 宋 苏轼 《石鼓》诗:“勋劳至大不矜伐, 文 武 未远犹忠厚。” 清 方苞 《<周官析疑>序》:“即按其文辞,舍《易》《春秋》, 文 、 武 、 周 、 召 以前之诗书,无与之并者矣。”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论幼学》:“张而不弛, 文 武 不能也。”英文翻译1.civil and milita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