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死知己 [ shì sǐ zhī jǐ ]
士:有才识的人。为了报答知己,不惜牺牲生命。亦作“士为知己者死”。
鼠技虎名 [ shǔ jì hǔ míng ]
只有老鼠之流的雕虫小技敢冒老虎的威名。指当权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
蛇毛马角 [ shé máo mǎ jiǎo ]
蛇生毛,马出角。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。比喻有名无实者
随者唱喁 [ suí zhě chàng yóng ]
喁:应和的声音。指后者附和前者。形容随声附和
作作有芒 [ zuò zuò yǒu máng ]
作作:光芒四射的样子。形容光芒四射。也比喻声势显赫。
贵少贱老 [ guì shǎo jiàn lǎo ]
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。同“贵壮贱老”。
拯溺扶危 [ zhěng nì fú wēi ]
拯:救。溺:落水者。危:危难。救助落水者,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。亦作“拯危扶溺”、“拯危济困”。
矜情作态 [ jīn qíng zuò tài ]
作态:故意作出一种姿态。故意做作
文责自负 [ wén zé zì fù ]
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
作奸犯科 [ zuò jiān fàn kē ]
奸:坏事;科:法律条文。为非作歹,触犯法令。
张眉努眼 [ zhāng méi nǔ yǎn ]
扬起眉毛,瞪着眼睛。指善于作态。
佐饔得尝 [ zuǒ yōng de cháng ]
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。
作张作致 [ zuò zhāng zuò zhì ]
张:模样。装模作样,故意做作
诗云子曰 [ shī yún zǐ yuè ]
《诗经》所说和孔子所言。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。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。
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 [ qián wú gǔ rén , hòu wú lái zhě ]
指空前绝后。亦用作讽刺。同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”。
奋发图强 [ fèn fā tú qiáng ]
图:谋求。振作精神,以求强盛。
述而不作 [ shù ér bù zuò ]
述:阐述前人学说;作:创作。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,自己不创作。
空心老大 [ kōng xīn lǎo dà ]
指装腔作势、无真实本领的人
弋者何慕 [ yì zhě hé mù ]
弋者:射鸟的人。射鸟的人无法取得。比喻贤者隐处,免落入暴乱者之手
管窥蛙见 [ guǎn kuī wā jiàn ]
管窥:从管中看物。比喻所见者小;蛙见:井蛙之见。比喻见识狭隘,看问题短视
以暴易乱 [ yǐ bào yì luàn ]
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。指统治者换了,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
生上起下 [ shēng shàng qǐ xià ]
起:扶起,引申为启发。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
顺道者昌,逆德者亡 [ shùn dào zhě chāng,nì dé zhě wáng ]
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,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。同“顺德者昌,逆德者亡”。
狐鸣狗盗 [ hú míng gǒu dào ]
指作恶偷盗之徒。旧时统治者对造反者的贬称。
意在笔前 [ yì zài bǐ qián ]
①指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。②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,然后着笔。亦作“意在笔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