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赫时名 [ hè hè shí míng ]
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名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
玄衣督邮 [ xuán yī dū yóu ]
督邮:官名。龟的别称
山崩川竭 [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]
山岳崩塌,河川干枯。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。亦作“山崩水竭”。
盗名暗世 [ dào míng àn shì ]
盗:窃取;名:名誉、名称;暗:黑暗。在黑暗时代窃取好的名誉。指奸佞之人在乱世乘机骗取声誉。
名从主人 [ míng cóng zhǔ rén ]
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。
名正言顺 [ míng zhèng yán shùn ]
名:名分,名义;顺:合理、顺当。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
名闻遐迩 [ míng wén xiá ěr ]
名声传扬到各地,形容名声很大。
砥砺名号 [ dǐ lì míng hào ]
指自修品节,以保令名。同“砥厉名号”。
驰名当世 [ chí míng dāng shì ]
驰名:声名远扬;当世:当代,现今。声名在当代传播得很远。形容知名度极高。
巴山蜀水 [ bā shān shǔ shuǐ ]
巴、蜀指四川一带。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。
群山万壑 [ qún shān wàn hè ]
壑:山谷。形容山峦绵延起伏,高低重叠。
地裂山崩 [ dì liè shān bēng ]
崩:倒塌。山岳崩塌,大地裂开。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
邈若河山 [ miǎo ruò hé shān ]
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。同“邈若山河”。
鳌头独占 [ áo tóu dú zhàn ]
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。
名实不副 [ míng shí bù fù ]
名:名称;副:相称,相符合。名声和实际不相符。指空有虚名
堙谷堑山 [ yīn gǔ qiàn shān ]
指挖山填谷。
知名当世 [ zhī míng dāng shì ]
知名:著名、有名。在当代很著名。
名靰利鞚 [ míng wù lì kòng ]
靰:马缰绳;鞚:马笼头。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。
利惹名牵 [ lì rě míng qiān ]
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亦作“利绾名牵”。
韩卢逐逡 [ hán lú zhú qūn ]
逡,狡兔名。比喻争强斗胜,两败俱伤。
摧山搅海 [ cuī shān jiǎo hǎi ]
摧:毁坏;搅:搅动。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。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
名不符实 [ míng bù fú shí ]
名声与实际不符。
声闻过实 [ shēng wén guò shí ]
声闻:名誉。名声超过实际
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 [ fú rú dōng hǎi,shòu bǐ nán shān ]
南山:终南山。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,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
真山真水 [ zhēn shān zhēn shuǐ ]
形容风景特别优美的山水
【成语拼音】míng shān
【成语解释】(1).著名的大山。古多指五岳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是故因天事天,因地事地,因名山升中于天,因吉土以饗帝于郊。” 郑玄 注:“名,犹大也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名山,谓五岳也。” 唐 李白 《秋下荆门》诗:“此行不为鱸鱼鱠,自爱名山入 剡 中。” 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刘书樵晋游诗选》:“ 晋国 名山不可数, 恒岳 居尊 太岳 附。” 郭小川 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一:“它上面:没有名山,没有盛景,没有古庙。”(2).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以拾遗补艺,成一家之言……藏之名山,副在京师,俟后世圣人君子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言正本藏之书府,副本留京师也。《穆天子传》云:‘天子北征,至于 羣玉之山 ,河平无险,四彻中绳,先王所谓策府。’ 郭璞 云:‘古帝王藏策之府。’则此谓‘藏之名山’是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内篇自序》:“余所著子书之数而别为此一部,名曰内篇……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,且欲缄之金匱,以示识者。”(3).借指著书立说。 清 谭嗣同 《夜成》诗:“斗酒纵横天下事,名山风雨百年心。” 康有为 《苏村卧病写怀》诗之三:“名山渺莽千秋业,大地苍茫七尺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