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旄之美 [ yǔ máo zhī měi ]
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
觳觫伏罪 [ hú sù fú zuì ]
觳觫:恐惧得发抖的样子。指惶恐认罪
濯濯童山 [ zhuó zhuó tóng shān ]
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
赤子之心 [ chì zǐ zhī xīn ]
赤子:初生的婴儿。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。
畜妻养子 [ xù qī yǎng zǐ ]
畜:养育。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。
旷夫怨女 [ kuàng fū yuàn nǚ ]
旷夫: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;怨女: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。指年龄已大,尚未婚配的男女。
掩鼻而过 [ yǎn bí ér guò ]
捂着鼻子走过去。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。
疾首蹙頞 [ jí shǒu cù è ]
疾首:头痛;蹙:皱。形容厌恶、痛恨的样子
艴然不悦 [ fú rán bù yuè ]
非常生气。艴fú然,也作怫然,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。
优孟衣冠 [ yōu mèng yī guān ]
优孟:春秋时楚国著名的的演杂戏的人,擅长滑稽讽谏。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。也指登场演戏。
衣冠优孟 [ yì guān yōu mèng ]
春秋楚相孙叔敖死后,儿子很穷,优孟穿戴了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,楚王受到感动。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。指登场演戏
孤臣孽子 [ gū chén niè zǐ ]
孤臣: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;孽子:妾所生的庶子。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。
割臂盟公 [ gē bì méng gōng ]
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割臂之盟 [ gē bì zhī méng ]
割臂:刺破胳臂;盟:盟约。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,订下婚约。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(指男女秘订婚约)。
浩然之气 [ hào rán zhī qì ]
浩:盛大、刚直的样子;气:指精神。指浩大刚正的精神。
源源不绝 [ yuán yuán bù jué ]
源源:水流不断的样子。形容接连不断。
创业垂统 [ chuàng yè chuí tǒng ]
创业:创建功业;垂:流传;统:指一脉相承的系统。创立功业,传给后代子孙。
养生送死 [ yǎng shēng sòng sǐ ]
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。
引领而望 [ yǐn lǐng ér wàng ]
引领:伸长脖子。伸长脖子远望。形容殷切盼望。
高楼大厦 [ gāo lóu dà shà ]
厦:高大的房子。指高耸的楼房。
春秋无义战 [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]
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。也泛指非正义战争。
源源而来 [ yuán yuán ér lái ]
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。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。
高冠博带 [ gāo guān bó dài ]
冠:帽子;博:大;带:衣带。戴着高大的帽子,系着宽阔的衣带。形容儒生的装束。也比喻穿着礼服。
存心养性 [ cún xīn yǎng xìng ]
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
心有鸿鹄 [ xīn yǒu hóng hú ]
形容学习、工作不专心。
【成语拼音】mèng zǐ
【成语解释】(1). 春秋 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。如 宋国 子 姓,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“孟子”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 惠公 元妃 孟子 。” 杜预 注:“ 子 , 宋 姓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孟仲叔季,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。孟、伯俱长也……妇人以字配姓,故称 孟子 。”又讳言同姓通婚,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“孟子”。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“夏五月, 昭 夫人 孟子 卒。 昭公 娶于 吴 ,故不书姓。” 杜预 注:“讳娶同姓,故谓之 孟子 ,若 宋 女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国君夫人必繫以母家之姓……此 昭公 夫人若称‘ 吴姬 ’或‘ 孟姬 ’,显然违‘同姓不婚’之礼,故改称‘ 吴孟子 ’。”(2). 战国 时著名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名 轲 ,字 子舆 。其言行被编为《孟子》一书。英文翻译1.Mencius (名轲, 约前372-前289, 战国时的思想家, 政治家、教育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