雉伏鼠窜 [ zhì fú shǔ cuàn ]
指恐惧地躲藏,惊慌地逃窜。
鼠窜狗盗 [ shǔ cuàn gǒu dào ]
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。
潜骸窜影 [ qián hái cuàn yǐng ]
骸:形骸;窜:伏匿。躲藏起来不露面
鸟惊鼠窜 [ niǎo jīng shǔ cuàn ]
形容惊恐逃窜。同“鸟骇鼠窜”。
东逃西窜 [ dōng táo xī cuàn ]
窜:逃走、乱跑。逃到东,又窜到西。到处逃窜。
东奔西窜 [ dōng bēn xī cuàn ]
跑到东,又窜到西。到处逃窜。同“东逃西窜”。
狼奔鼠窜 [ láng bēn shǔ cuàn ]
狼群鼠辈到处流窜。形容人四处奔跑逃窜。
豕窜狼逋 [ shǐ cuàn láng bū ]
狼狈逃窜的样子。
鸟骇鼠窜 [ niǎo hài shǔ cuàn ]
形容惊恐逃窜。
掉头鼠窜 [ diào tóu shǔ cuàn ]
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。形容狼狈逃窜。
狐奔鼠窜 [ hú bēn shǔ cuàn ]
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。
捧头鼠窜 [ pěng tóu shǔ cuàn ]
抱着脑袋,象老鼠似地逃窜。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。
膝行匍伏 [ xī xíng pú fú ]
伏地爬行。同“膝行蒲伏”。
伏首帖耳 [ fú shǒu tiē ěr ]
伏:俯伏;帖:帖伏,顺从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
胯下蒲伏 [ kuà xià pú fú ]
蒲伏:通“匍伏”,指伏地爬行。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。
蠖屈鼠伏 [ huò qū shǔ fú ]
蠖:尺蠖;伏:俯伏。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
连绵起伏 [ lián mián qǐ fú ]
连绵:连续不断的样子;起伏:高低不平。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。
辗转伏枕 [ zhǎn zhuǎn fú zhěn ]
辗转:同“展转”,形容心有所思,卧不安席的样子;伏枕:伏卧在枕头上。形容思绪过多,不能入睡
昼伏夜游 [ zhòu fú yè yóu ]
犹昼伏夜动。
昼伏夜动 [ zhòu fú yè dòng ]
白天埋伏,夜晚活动。
摘奸发伏 [ tī jiān fā fú ]
摘:通“擿”,揭发;发伏:检举;伏:隐藏。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
夜行昼伏 [ yè xíng zhòu fú ]
伏:藏匿。夜间行走,白天隐藏
擿伏发隐 [ tī fú fā yǐn ]
擿:揭露。伏:隐藏。发:揭发。隐:隐蔽。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。亦作“擿奸发伏”、“擿伏发奸”。
膝行蒲伏 [ xī xíng pú fú ]
伏地爬行。
不甘雌伏 [ bù gān cí fú ]
甘:甘心,情愿;雌伏:雌鸟伏在那儿不动,比喻隐藏,不进取。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。
【成语拼音】cuàn fú
【成语解释】逃匿;隐藏。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 杜原款 将死,使小臣 圉 告於 申生 ,曰:‘ 款 也不才,寡智不敏,不能教导,以至於死,不能深知君之心度。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。’” 汉 王逸 《九思·逢尤》:“走鬯罔兮乍东西,欲窜伏兮其焉如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白鹤赋》:“伤本规之违忤,悵离羣而独处。恒窜伏以穷栖,独哀鸣而戢羽。” 宋 陆游 《与尉论捕盗书》:“此十许人,皆负重辟,相与窜伏山林中,昏夜伺便小刼。” 清 邓显鹤 《<船山遗书>目录序》:“既知事之不可为,乃退以著书。窜伏 郴 、 永 、 涟 、 邵 山中,流离困苦,一岁数徙其处。”近义词潜伏、埋伏、匿伏、潜匿、隐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