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瞪舌挢 [ mù dèng shé jiǎo ]
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诗书礼乐 [ shī shū lǐ lè ]
古代儒家六经即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乐经》
不刊之典 [ bù kān zhī diǎn ]
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、钦定典制。
担饥受冻 [ dān jī shòu dòng ]
担:经受。经受饥饿与寒冷
半部论语治天下 [ 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]
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。
浮浪不经 [ fú làng bù jīng ]
浮浪:行为轻薄放荡;不经:不守礼法规则。形容行为放纵任性,不受约束
经风雨,见世面 [ jīng fēng yǔ,jiàn shì miàn ]
经过许多磨难,见多识广。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
天经地义 [ tiān jīng dì yì ]
经:规范,原则;义:正理。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。指绝对正确,不能改变的道理。也指理所当然的事。
博通经籍 [ bó tōng jīng jí ]
博:广博:籍:书籍。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。形容人学识渊博。
神丧胆落 [ shén sàng dǎn luò ]
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。
前所未知 [ qián suǒ wèi zhī ]
新经历或重新经历,以前不知或未经验过
日月如梭 [ rì yuè rú suō ]
梭: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。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。形容时间过得很快。
经验教训 [ jīng yàn jiào xùn ]
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
夺戴凭席 [ duó dài píng xí ]
原指讲经辩难时,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。后指成就超过他人。也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。
离经畔道 [ lí jīng pàn dào ]
①指思想、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。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。
经师易遇,人师难遭 [ jīng shī yì yù,rén shī nán zāo ]
经师:古代教官;人师:为人师表的人;遭:遇到。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,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
乌焉成马 [ wū yān chéng mǎ ]
乌、焉、马三字字形相近,几经传抄而写错。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。
少不更事 [ shào bù gēng shì ]
少:年轻;更:经历。年纪轻,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。指经验不多。
反经从权 [ fǎn jīng cóng quán ]
反经:不循常规;权:权宜的办法。为顺应形势,违反常规,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
望秋先零 [ wàng qiū xiān líng ]
零:凋零。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。比喻体质弱,经不起风霜。也比喻未老先衰。
肥皂泡 [ féi zào pào ]
指肥皂水吹起的气泡。比喻一触即破的事物或经不起推敲的东西
天花乱坠 [ tiān huā luàn zhuì ]
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,感动了上天,天上纷纷落下花来。形容说话有声有色,极其动听(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)。
离经叛道 [ lí jīng pàn dào ]
离:背离,不遵守。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。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。
久战沙场 [ jiǔ zhàn shā chǎng ]
沙场:战场。比喻久经锻炼有经验
功成愿遂 [ gōng chéng yuàn suì ]
事情已经完成,心愿已经了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