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霄直上 [ qīng xiāo zhí shàng ]
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。同“青云直上”。
平步青霄 [ píng bù qīng xiāo ]
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。同“平步青云”。
青霄白日 [ qīng xiāo bái rì ]
犹言青天白日。比喻心地光明。
凌霄之志 [ líng xiāo zhī zhì ]
凌霄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披霄决汉 [ pī xiāo jué hàn ]
指冲出霄汉。
霄壤之殊 [ xiāo rǎng zhī shū ]
霄:云霄,也指天。壤:土地。天和地般不同。形容差别很大。亦作“霄壤之别”。
气逾霄汉 [ qì yú xiāo hàn ]
正气昂扬,直冲云天。形容魄力、勇气非常大。霄汉,云霄和银河。
气冲霄汉 [ qì chōng xiāo hàn ]
霄汉:指天空。形容魄力非常大。
璇霄丹台 [ xuán xiāo dān tái ]
指仙境。同“璇霄丹阙”。
耸壑昂霄 [ sǒng hè áng xiāo ]
跳越溪谷,直入云霄。比喻出人头地。
昂霄耸壑 [ áng xiāo sǒng hè ]
昂:高;壑:峪。高出霄汉,耸立山壑。形容才能杰出,建树宏大功业。也形容志气高昂,胸怀广阔。
璇霄丹阙 [ xuán xiāo dān què ]
指仙境。亦作“璇霄丹台”。
耸壑凌霄 [ sǒng hè líng xiāo ]
出于幽谷,高入云霄。比喻成就比别人高。
气凌霄汉 [ qì líng xiāo hàn ]
气:勇气,精神;霄汉:天空。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
高唱入云 [ gāo chàng rù yún ]
原形容歌声嘹亮,直上云霄,后也形容一种论调或消息社会上传说很盛。
九霄云外 [ jiǔ xiāo yún wài ]
九霄:高空。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。
直入云霄 [ zhí rù yún xiāo ]
云霄:指天空。直冲云天。形容歌声高亢嘹亮
干霄凌云 [ gān xiāo líng yún ]
高高地耸起,直逼云霄。比喻前程远大,能够迅速成才。
迥隔霄壤 [ jiong ge xiao rang ]
迥:远;霄壤:天地。形容差别很大,像天地悬殊
青出于蓝 [ qīng chū yú lán ]
青:靛青;蓝: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。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,但颜色比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。
取青妃白 [ qǔ qīng fēi bái ]
取青媲白。同“取青媲白”。
响彻云霄 [ xiǎng chè yún xiāo ]
彻:贯通;云霄:高空。形容声音响亮,好象可以穿过云层,直达高空。
响彻云宵 [ xiǎng chè yún xiāo ]
彻:贯通;云霄:高空。形容声音响亮,好像可以穿过云层,直达高空。
水碧山青 [ shuǐ bì shān qīng ]
碧:青绿色。形容景色很美,艳丽如画。亦作“水绿山青”。
青云直上 [ qīng yún zhí shàng ]
青云:指青天;直上:直线上升。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。
【成语拼音】qīng xiāo
【成语解释】(1).青天;高空。 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干青霄而秀出,舒丹气而为霞。” 唐 濮阳瓘 《出笼鹘》诗:“一点青霄里,千声碧落中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望江南·咏弦月》词:“初八月,半镜上青霄。”(2).喻帝都;朝廷。 唐 杜甫 《收京》诗之二:“叨逢罪己日,洒涕望青霄。” 宋 张元干 《满庭芳·寿》词:“朝回处,青霄路稳,黄色起天庭。” 清 黄遵宪 《五用前韵》:“忽传罪己 兴元 詔,霑洒青霄泪万行。”(3).喻巍科,高第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》:“ 裴公 ( 裴度 )答曰:‘……各怀器业寧推让,俱上青霄岂后先!’” 元 石德玉 《曲江池》楔子:“万丈龙门则一跳,青霄有路终须到。”《再生缘》第四五回:“恐妹命孤无福分,不能平地步青霄。”(4).清朗的夜晚。 明 秦时雍 《醉花阴·秋怀》套曲:“白昼看云,青霄步月。”